《心意六合拳谱》
备注:
此谱(由浙江上虞启蒙恩师刘雪炎师傅根据其师:李青山,汪百盛师傅的手抄拳谱整理!李青山,汪百盛皆是卢嵩高弟子)
(宋玉喜2018年3月根据2010年刘雪炎师傅赠送打印稿谱整理)如有误,请校正!
题词
心意六合勿乱传,无穷奥妙在其间;
若教狂徒无知汉,惹祸招灾保身难。
--岳武穆题
精养灵根 气养神原
武艺从来不轻传,无穷奥妙在其间;
果如岳公师有道,真传自会对我言;
武艺从来是黄金,师长跟前要殷勤;
果如武诚忠目敬,哪怕师长不用心。
--姬隆丰题
《心意六合拳》内名《守洞尘技》
心意拳中的心是指人的大脑而言,
所以说:人根朝上,树根朝下,
意就是意识,唯心有所感想,意必至,
动则心与意合,二者不能分离。
六合者:
即内三合与外三合也;
内三合是指: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是指:
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再具体地讲,就是部位相合,左右皆同,气力一致。例如:左手与右脚合,右手与左脚合;左肘与右膝合,前与后合,六合互相联系,结为一体,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穿心意。
锻炼要则:三练三不练
三 练:
冷冬!三伏天!精神愉悦!
三不练:
刚吃饱饭!肚子饿!睡眠不足!
无论何时锻炼要理解人体之三节,四稍,五藏,六腑,奇经八脉,六经,三焦,营卫气血,脉络和身法。理解这些项目的意义,功夫才能练好,又能健身治病救人。
分述如下:
(一)所谓三节,是指人体各部位关节而言;这三节总的从全身来说分为:稍节,中节,根节。这三节之中,又分为稍三节,中三节,根三节,三三分为九节。头为稍节,胸为中节,腹部丹田为根节,这是身躯的三节,也就是总节的三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这是臂三节,也是稍三节;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这是腿三节,也就是根三节。
这九节必须合而为一与六合的精神完全一致。这九节合而为一叫作相合一气,也就是练功时必须气贯全身,各节一贯的精神。
除去三节中的九节之外,还必须理解这九节之窍。在练功时,运动哪节,以意想窍,既可以使骨节松开,而气涌过九节之窍。
1,中节身三窍:
眉中是上丹田稍节窍;
膻中为中丹田中节窍;
气海为下丹田根节窍。
2,稍节臂三窍:
肩肩井穴根节窍;
肘曲池穴中节窍;
手劳宫穴稍节窍;
3,根节腿三窍:
胯环跳穴根节窍;
膝阳泉穴中节窍;
脚涌泉穴稍节窍;
这九窍中,身三窍为主窍,总管全身练法的三窍,亦可说是身法的三窍。就是上丹田练手法;中丹田练身法;下丹田练步法。后六窍各节相互连贯,练功时的运用方法概括的讲,哪节是总的一节运动,意由窍发出,通达相关各节,气即随之而到,骨节开放,气即通行。具体讲,例如自发运动时,重点在上肢动作,那就要守上丹田,并由上丹田发出,经过左右肩,进曲池到劳宫,再复返上丹田,守一会,再想二臂之各窍,意到气到,如此反复传运,越练劲越大。如果重点转到腿上,意就守下丹田,意由下丹田发出,经过环跳陵泉到涌泉,亦反复传运。如果重点转为身躯运动则静守中丹田。总之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与四肢大都是相互配合。但必须善于选择重点,以便运气,换句话讲,练功时要分清哪个姿势动作以哪节运动为主,哪节在配合运动起来以后,重点不外手起,身随,腿追三字,
即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
例如:
臂动,身随,腿追。
手动,肘随,肩追。
脚动,膝随,腿追。
必须上中下一气贯注。这样在练功时,才不致有长曲自俯仰的毛病!
(二)四稍,即人体四个末梢,即发指毛孔,手指脚趾之筋,舌齿发为血相,趾为筋相,舌为肉相,齿为骨相。四相要齐发动起来,才是真正有了内功。四稍发动的表现,发欲冲冠,趾欲透骨,舌头欲摧齿,牙欲断金。除此之外,心胆气必须在内配合。心一动,气自丹田而生出,四稍一气发动,胆力能稳定,而五行必合而一气自丹田而去,如虎之狠,如龙之警,气发而为声,声随气发,手随声落,一枝动而百枝摇,四稍齐,则鬼神惊。四稍能发动,丹田气有功,内劲发动的表现。
(三)五行,内对人体脏腑,外应人体五官。心属火,心动如火焰;肝属木,肝动急似箭;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肺属金,肺动阵雷响;肾属水,肾动快如风,这说明五行在内藏各经络,需动时,气在各个经络之发动,表现于肢体之动作不同情况。如发动与心经,表现肢体为怒气如火焰焰之高,( )而不止熄;气发动于脾经,脾体力之攻大;气发动与肝经,动作急促如离弦之箭;气发于肺经,身体动作之响声似雷鸣;气发于肾经,动作之快如风行。谱论眼通肝属木,耳通肾属水,鼻通肺属金,口通脾属土,舌通心属火。说明五行应与人五官,在练功时必须肾起心落,水升火降,神向下走,精向上行,以调和五行。要得真经在用心,心与鼻合多一力,心与耳合多一神,心与眼合多一明,心与舌合多一精,心与口合多一吻,心与力合多一神,心与意合多一艺,心与气合多一功,总而言之,就是练功时五行分明。要论此艺,则六合五行,阴阳,动静,进退,起落,变化无穷,是其志也,( ), 是其勇也。 ( ),经常锻炼,则志无
不勇,勇无不生,得和平之源,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苍,浩森如四海,炫耀如电光,则尽乎其志,备乎其勇,泉乎其和,以此而较技艺无不善亦。
武夫子曰:
鸡腿,龙腰,熊膀,鹰抓,虎扑,
抱头,雷声,以此作身法名曰七捶,
即:(头,肩,肘,手,胯,膝,足)
去势不离虎扑,把把不离鹰抓。
内实精神,外似安逸,见了如擒猛虎,独行猴,气与神具在捷,
纵横往来如脱兔,两臂炫耀如电光,追形随影目不瞬。
打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拳如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
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刮地风;
五行一动,雷声一响,拳去雷动快如风,山林不能阻隔,风吹浮云散,
雨打出龙腾,墙倒容易顶,天塌最难擎。
说打法,遍身是法,脚踏浑身是孔,
远去不发脚,发脚不打人,见孔就上,先打顾法后打人,何谓顾法,浑身是法,欲打哪里是本心,随机应变,手起莫要往空落,脚去莫要往空走,提防两边左右,强退者应当跟上,连续紧追,随高打高,随低打低。起为横,落为顺,方为正。
武夫子曰:但遇人交手,心里所快,
原来是不明三节四稍,上中下三节
分明,四稍只齐,无不取胜。
手打三分脚打七,五行四稍要和全,
气浮心意随便出,硬打硬上无遮拦,
能打就是莫要停,你要停手被反攻,
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摇。
心要动,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
落要顺,占身半,进中间,手起是
虎扑,脚起不落空。
说有反心,必有反气,有反气,必有反力,其形未动必有随反之心,面笑眉喜不动唇,警惕防他必有意。合意之人能合气,归一合顺,天地之事无不可揣也,识见不适随时变,世事无有不到头。
武夫子曰: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要见形不为能,拳打两条路,两条路不明,能要不是莫要停,能在一思前,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
武夫子曰:明了四稍要发劲,明了五行多一气,明了三心多一力,三回九转是一势,势起那五行三心,三意是一势,只怕人间多一精,一事精,万事精,精为终生报国用,好字里面多一真,真心实意为人民,无价之宝,练在身,随时随地健终身,身再好还要四稍求,血稍发起不知凶,牙骨内稍不知情,才是灵山大光明。三心里有三义,意起火身之傍,要报恩义到人间,一切公义到人间,好钢用在刀刃上,想用它得打磨它,用时快如风,附之锻炼自己心,一件通,件件通,务必起落进退精,眼见耳听多一精,四稍里面无远近,明了四稍不知息,闭住动静永无凶,封闭难进他身。四稍即用锁眼前,不可封闭,不可捉拿,推右手拿杆莫留情;能交于言,莫交于拳;能交于身,莫交于心,五志未动,在其中见也。
不锁门势,定于咽喉,天地交合,云蔽日月,武艺相战,闭住五行。好树成材,在其中,巧言顺,须要强出头,架梁避闪,不重,有秤定打百余,行幼女之事,丢虎狼之威,凡事无理自己悔,改正错误现今福。
武夫子曰:演武之道,依吾之道者总无大害,见理而思忠,交勇要思悟,不思悟,寸步难行,只怕大阵里边用孙武子木笼那样用法;依韩信,排十面埋伏,擒霸王无处逃走,周姜太公那样神机,领一千徒,尽丧诏州,班花女凭刀法,报子私仇。那一武因不思悟而失,思悟者有大才,理解内容,揣谋进行,若依此言照四稍,四稍一定要依行,行到哪里,行到阵前。使用武艺,依着此论,不怕泰山压顶,武夫子之用意,再思维行到四稍,好心之人,常存孝敬之心,常存公道之心,不别之意,可以调治百病,四稍循环,血稍发脚心到天门,别无可疑,真豪雄也。
牙骨稍是通筋一气,天地阴阳凭一气,气能通,万事通,气复,万事皆复,哪有痕迹,哪有阻隔,以和开始,以和为终。明阴阳知吾人之心意,不明吾人之心意还往四稍行,目中不时常轮转,行坐不时常留心,耳中不时常报应,话中不时常调和,和者何也?万事大吉总无凶。吾有栽树之心意,育苗之意,奈人不能如松柏,四时常青。牡丹花虽好开一时,不如松柏四时青,只要根深心实能得人心,亦如是自可立严霜之中而不屈也。可爱者忠孝双全,大公无私的人,学艺之事,无狂妄之心,骄傲之心,遇敌之时,始谋所学,可动则动,可止则止,凡止得其和,而今之习武者,轻狂而燥率者,可鉴镜者也。
又说武术非人与人争扫平之事也,虽然路途相逢,乐园交合,要存心防备他人有异心。时时刻刻记在心,遇人莫小量,可比韩信,楚霸王,一人莫走险要路,强走可能有祸殃,十人围着一人难,一人存心要在先,有人猜透这句话,万般祸患都消散,此数语不可忘记,自思不到,道我无礼,能见一身,莫见一心,贤者可也。
不肖者不能雪里泼墨自然黑,蜜里黄连总是苦,自己欠悟理不通,每日迷来问自己,树大名大多人望,望他乘凉蔽日光,狂风损枝无人见,不胜滋长在山林,牡丹花开满树红,后来结果几个成,可见奇才多需用,惜乎奇才不多生。
武夫子曰:鲜劝世人学艺莫学武,凶多吉少难以知,丢财惹祸在眼前,不如息气养神却自然,二目报事,遇事三思,惟进退精于严,猛然见了三条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后手推前手,前膀领着走,右腿未起,左腿随,左腿未起,右腿追,虽然二腿有前后,不胜两腿并一腿。
说五行,六合,四稍,三节,三意,三尖,六合要合,五行要顺,四稍要齐,三节要明,三弯要对,三心要实,三意要连,三尖要照,原来是本一身去处,说明四稍三节不明,多出七十二擒拿手,中节不明,浑身是空,下节不明,多出七十二腿,三节要分明。
【心意六合拳七打则要】
头打:
头打去意占胸膛,起而未起站中央;
脚踏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肩打:
肩打一阴反一阳,好似乌鸦去哺娘;
左右全凭盖势去,束展二字一命亡;
肘打:
肘打去意占胸膛,好似猛虎去扑羊;
左右之法不现形,两手只在洞中藏;
手打:
起手横拳实难招,展开四平前后稍;
展眉启望反双臂,如虎守山两开交;
膝打:
膝打密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了笼;
怀在括横一旁去,左右明拨下绝情;
胯打: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得之难;
里胯好似鱼打滚,外胯抢步变势难;
脚打:
脚打踩艺不落空,机巧全在后腿蹬;
遇人交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刮地风;
雄鸡起斗势当先,龙形裹横紧相连;
游蝶穿花蛇拨草,拱手含额猴蹲坚;
鹞子入林斜展翅,燕子取水又钻天;
饿鹰攫食来势猛,野马奔槽满力钻;
太公料敌熊出洞,霸王观阵虎蹲山;
象形取艺总十势,变化奥妙在其间;
还有小括十字括,单把虎扑加串拳;
一头搠碑踏天艺,迎面铁壁地翻天;
小塌轻如鸿毛落,大劈落下如塌天;
黄龙摆尾三斜势,乌牛摆角两面掀;
开弓放箭实难闪,宝剑出鞘连根翻;
慢似郎当熊调膀,快如追风赶月光;
勒马停风三盘落,腾天拔地恨无环;
劲练踩扑括束捉,艺在急用似闪电;
噫是打雷吼为令,霹雳一声震山川;
内名守洞尘技艺,外称心意六合拳;
追源溯本尊武穆,姬老先生作谱传;
戴李二师传河北,回族马师落河南;
十二大形河北派,十大真形马师传。
【上四拳练法十七势】
1,熊出洞;2,虎扑;3,虎蹲山;
4,过步箭穿;5,恨地无环;6,横拳;
7,鹞子入林;8,丹凤朝阳;9,塌天艺;
10,地翻天;11,霸王观阵;12,迎面铁臂;
13,斩捶;14,怀抱顽石;15,野马奔槽;
16,鹰捉;17,三盘落地;
【用法要则】
用法必须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进步踩打莫留情,你要停留艺不成。
能打不是莫要停,你要停留被反攻。
急似风快如箭, 身随手到还嫌慢。
急如闪电快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
稳心攻击如走路,遇着记此要取胜。
【拳术名称】
以首搠碑;鹰捉;括边炮;双鸡腿步;转首把;单把;剑出鞘;云蔽日月把;
小龙形;塌艺;猫洗脸;十字摇涮把;蛇出洞;小括;大龙形;纵横如腾兔;
蛇形串拳;熊膀;龙调膀;燕子取水;猴形;左右明拨;三盘落地;开弓放箭;鸡腿;鹞子钻天;六合大撞;龙形括横;双擎;乌牛摆角;野马奔槽;
【四稍只要齐】
手去脚不去是枉然,脚去手不去亦枉然;未起使占子,未落使坠子,未落
三心不相连,必定学艺浅,出手不空回,空回不为奇;兵行诡道,抢夺如
射箭,兵战杀气,拳上一气,无不取胜,气与意合为一气,盖乾坤并无反意,远进一仗步为捷,回头回转步为先,早知回转这条路,尽在眼前一寸中,守住一寸行正道,小道虽好路难行。
【十法摘要】
听了不语者,为盖尚德不尚力之意也,然爽谷之会,必用司马,具说武门有恶言不入耳,则力以减,不可少哉。于是乎顾身家,顾其性命,有拳尚焉。拳之类不同,其他拳不知何人造,惟此六合拳,出于山西姬隆丰先生所传六合拳,前六势角力硬,后六势角力软,由浅而入深之意也。乃世之演艺者,多惑于异端说,以善走为夺;能知六合有追法乎:以能闪为妙;能知此拳有截法乎:以左右封闭为法;能知此拳动之不见形,一动即灵,而实不及封闭者乎。
且曰:能走,能开,能封,能闭,能闪,亦必眼见才能相信,故说曰间尤可取胜;你要是黑夜之间,偶遇盗贼,卒逢仇人,而我本未见形,将何以闭之,怎样逃走?我未见其动将何以闪之,其不反误自身乎?惟我六合拳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练上法于一贯,虽然黑夜之间,偶遇风吹草动,有触即应,亦不知其所依然也。惟精于法者能耳。因得姬老师之真传:会其艺,意究其理,因述为论,可知一力,武艺都出于拳内,今世之演六合者亦各有不同,恐不得其真传也,故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惟河南马学礼师傅法最真,得之颇详,愿就其论而释之,著述十法,摘要,非敢妄行于世也。
【说身法有八要】
起落,进退,反侧,收纵
起落者,起为横,落为顺;
进退者,进步低,退步高;
反侧者,身顾左右;
收纵者,收如伏猫,纵如放虎。
大抵以中为宜,以正为妙,
三节之法相贯通,此不可不知也。
【说步法有四种】
寸步,垫步,快步,箭步
例如:二尺或者三四尺远,则后垫一步,仍上前腿;如身大力勇者用箭步,急过后步;如丈八远,则用虎践马踏之艺,非艺成者,则不可轻用。
【说手法有四种】
击手,起手,虚手,截手
当胸直击者为击手,筋稍不发,起而未落者谓之虚手,虚起顺落,参艺虚差者谓之截手,举起前手,箭如鹞子入林,虚展束手而起,摧后手如燕子取水,往前翻长而落,此单手之法也,两手交互并落,起如搓落如钩,此双手之法也。撩阴起之如虎扑,人落如鹰之捉物,是知手足之法也。本自相同,而足之为用,亦必如虎之行,然后可也。
【说上身进法】
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步为奇,总之身法为要。起手如丹凤朝阳,进法者就是抢上抢进,步是踩打,务必三节明,四稍齐,五行备,身法活,手足相连,然后因其远近,遂其老嫩,动之而即是也。
然其方法有六:攻顺勇精狠真。
攻是巧妙,顺是自然,勇是果断,精是紧快,狠是不容情。心一动而战,内劲出矣。真是一发即中其地,先见之明儿颇难变化也,六法皆明,上法进法者得也。
【说顾法,截法,追法】
1,顾法有:单顾,双顾,上顾,下顾,左顾,右顾。单顾用截捶;双顾用横拳;顾上用冲天炮;顾下用掘地炮;顾前后则用前后稍,顾左右则用括边炮或者身炮,以此随即而动,他人之钓云逢架开法者,有左开,有右开,有动开,有柔开,左开如里括,右开如外括;动开用六势硬筋,柔开用后六势软筋。
2,截法者,截手,截足,截面,截言,截心而已。截手者彼一动我先截之,截心者,彼即眉梢喜笑,言甘意诚,我要防其意而迎击截之。
3,追法与上法,进法一起贯注,即取所谓遂身紧超,追风赶月不放松,彼散走不能,何虑其有邪术者。
【说三性调养法】
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眼不时巡逻,耳不时报应,再灵之意则我不知为人之谋,心不时常警,其法如背脊后有物,一动一静心于入耳,眼视之而动矣,故曰三性者,乃艺中之妙用。
【讲十说】
内筋法:夫内筋法者,寓于无 形,按于表法,最难言也,然其理亦可察也。盖志气之帅,气体之充也,心一动而气进之,气一动而力伏之,此必然之理也。今之一切言艺者,以为剑肋非也,攻肋非也,崩肋亦非也,殆粘肋可也。夫剑肋太真而难为起落,攻肋太死而难为变化,崩肋太捷而难为展招,惟殆粘肋出不太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形,手到肘发可使天地交合,而不劳其力。总之运于三性之中,法于战之倾。如虎之伸爪而不能逃,如龙之用力而山不能阻也,如是以上九法合而为一,而武艺不及成乎,盖吾会通其理,摘其要而释之,以为后世之学者训。
致于姬老师,马老师之拳法,棍法,刀法,枪法,开列于后,以备参考。六合崩肋,,露头三回起,撩阴望眉进步钻,踩打莫遮搁,三三抢威进崩空征者,乃艺中之妙用也。括手紧相连,抽手反背撤步转,海底捞月非等闲,势身又下顾,肋后提防左右而二边,下打势身又下顾,落后起二崩落崩差艺,不还鹞子狭胸,沉身法,左右虎扑遂艺翻,右上论身势更奇,左进,右退,艺猛,然挽手扑手,恨,喝,案迷,中仙路如闪电,斜行拗步向右进,加上虎蹲山,抽身右进,十字上抱,打七星势方全,进步扑打势莫移,括手势,进步奇,四面抓脚,上 * 起势,身反背进身起腿,身反背跟步落手,面未数连虎扑鹰捉双膝起,前后快步连,三膀蹿起,转身左起,右步追,并有落,左势难,罗汉七星势更奇。
拳有五门,枪有四教,面有万样,传法不同。
面能出入,动静之法。面有神仙不测之妙。熊在束,鹰在长,勇猛短毒,疾狠快利。
【践踏法】:
一寸,二践,三踏,四就,无灭,六合,七齐,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一寸之法:
寸是步也,步要急快成其步也。
二践之法:
践是腿也。腿要勇猛成其腿也。
三踏之法:
踏是身世,身要强壮成其踏也。
四就之法:
就是束也,上下束而成其就也。
五夹之法:
夹是合也,两腿胯夹合如剪,成其夹合之法是也
六合之法: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是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这是外三合,成其六合也。
七齐之法:
齐是急也,内外如一,成其急也。
八正之法:
正是直也,看正确有斜,看斜却有正,成其正也。
九经之法:
经是手磨内五行,心意相连,成其经也。
十胫之法:
胫是警起四稍也,四稍并发,成其胫也。
十一起落之法:
起是去,落实打也,起如浪之绝,成其起落也。
十二进退之法:
进步低,退步高也,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成其进退也。
十三阴阳之法:
看阴有阳,看阳而有阴也,天地阴阳交合,以能下雨,拳上阴阳交合,能成其一块,
皆为阴阳交合之气,成其阴阳也。
十四五行之法:
内五行要发,外五行要随,发而即玄妙之至,成其虚实也。外五行乃是手,腿,身, 法,步;内五行乃是心肝脾肺肾;五行而束,五行而动,手能拨转,腿要精神,身要强壮,法是发声,步要急快,心动如烈火,肝动如放箭,脾动肋加功,肺动雷响,肾动如闪电,五行顺一气,放胆进成功。
十五动静之法:
静为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
十六虚实之法:
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本玄妙之至,丹田之本,元气之根,成其虚实也。
关公列马出横拳,打挑领,放丹田,一去地朝前,打鹰捉,捉当前,一止齐到手如箭,身如弓,前腿弓,后腿蹬,武艺全在后腿中,来无影,去无踪,打人如走路,看人似拔葱,嘴如甜桃面带笑,内中或揣一把刀,遇敌方耐战,放胆进成功;
三尖照:即鼻尖,膀尖,脚尖为三尖,三尖要照,三心要实,打人不露形,露形不为能,前如瓦垄,背如弓锅,双手就把二腮托,不粘不展,不攒不翻,翻山不离虎,不露爪,两腿虽然有前后,不胜两腿并一腿,好钢而多折,能夺
而锋利,知进必胜,知退不受辱,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满力钻,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功,肘不离肋,手不离腮,出洞入洞
紧随身,手脚齐到方为真,乘其不备而攻,出其不意而攻之,前腿追,后腿随,前脚未落后腿追,虽然二腿有前后,不如二腿并一腿,心为元帅,胳膊腿为五营,四稍左为先行,右为元帅,手脚相连,准备一切。
【此艺三教三不教】,
三 教:
孝悌忠信者可教,
有情有义者可教,
灵通机变者可教;
三不教:
愚鲁之人不可教,
贼盗之人不可教,
无义之人不可教;
【三惧三不惧】:
三 惧:
遵纪守法者惧,
有德年高者惧,
忠诚老实者惧。
三不惧:
稍长者不惧,
艺高者不惧,
力勇者不惧。
天下人多君子少,
山上石多黄金缺,
世间师多明师稀!
精养灵根气养神,原阳不走得其真,
丹田养成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踩扑括束绝】:
踩者:如踩毒物也;
扑者:如虎扑物也;
括者:包裹而不露也;
束者:上下束而为一也;
绝者:抖绝也;
踩要绝,扑要绝,括要绝,束要绝,
绝要绝,一绝而无不绝
头上一拳,膀上一拳,
足为一拳,胯上一拳,
而为四拳!
【论身法】
不可前载后仰,不可左歪右斜,
往前:前一直而起,往后:后一直而落。
【论步法】
寸不可不急践,不可不快踏,不可不疾!
【论脚法】
脚起而躜,脚落而翻,不躜不翻,躜翻。肩要摧肘,肘要摧手,胯要摧腿,腿要摧足,一寸之法,如此作用,无不取胜者,是无恒久之功也。
【十大形】
龍有搜骨之法(小龍形);
虎有百战之勇(虎扑双把);
猫有捕捉之妙(狸猫上树);
猴有纵身之灵(猴探心);
鹰有捉鸽之精(鹰捉把);
熊有战斗之情(单 把);
蛇有拨草之巧(蛇拨草);
燕有取水之能(燕子抄水);
鹞有侧翅之力(鹞子入林);
马有奔腾之功(野马本槽);
【十大形每一形包含若干单练动作】
巃形:
(龙形括风,巃吊膀,小龙形,十字步,塌意,大劈,韧劲等)
鸡形:
(溜鸡腿,踩鸡步,摇扇把,鸡闪膀,刮地风,起落,云遮日月把,捧拳等)
虎形:
(虎扑把,虎抱头,虎蹲山,虎摆尾,虎穿等)
蛇形:
(蛇吐信,蛇拨草,小顾儿,大顾儿,串拳,蛇摆尾等)
马形:
(野马奔槽,野马串道,奔意,拔剑出鞘等)
鹰形:
(鹰捉把,双缕,一头碎碑等)
熊形:
(熊形单把,怀抱顽石即双把,熊抱球单边炮等)
燕形:
(燕子抄水,撩阴掌等)
鹞形:
(鹞子入林,鹞子钻天,鹞子翻身,鲤鱼打挺等)
猴形:
(猴钻,猴掏心,猴挂印即地翻天等)
抖身而起,藏身而落,
起如风,落如箭,打倒他,还嫌慢,
起如箭落如风,追赶日月不放松。
【内功方面】
站桩法,踩腿法,搓掌法,练丹田法
【兵器方面】
三节棍,二节棍,齐眉棍,鸡爪镰,棍,单刀,双刀,双钩等
【套路】
只有一套四把拳又叫十形合一。
【外壮功】
撞:撞头,肩,胸肌,软裆
敲:敲手,手背,肘角尺形肌肉,
肘穴,小腿,敲手自敲,敲后切筋
排:身,胸,软裆,腹,大腿,背,肋,肩内侧骨,排身可以自排或者叫
他人排!
百艺眼为先,三尖要相照,虎扑鹰抓继,攻人斜里刺,二步合一步,扬长
避己短,望眉撩阴起,上诱并下击,
垫步上前躜,左右走一边,迎门挫铁臂,人背我待机,笑迎虎抱头,智取非力胜,落下剪手劈,避重就情易,狸猫上树去,柔化刚随发,踩趟不分离,手到身要挤,单把易为用,一字奏奇功,仓促施鹏意,绝劲君须记。
【枪法】
三步渺兽进四门,箭步标出昆仑,苏秦背剑,吕布携戟,敬德夺标,鹞子翻身,三斜势,猛虎倒坐要伤人,观音抱子金缴剑,武松抱头挡万人。
【八大扎拳】
1,大劈;2,小括横;3,十字括横;4,蛇有拨草之能;
5,野马奔槽;6,龙形裹横;7,燕子掠水;8,鹞子入林。
【四拳论】
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
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
与人相战,须明三前,眼前,脚前,
手前,踩定中门,抢地位,如虎捕食。
武夫子曰: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扑,虎抱头,雷声。以此作为身法,名曰七捶:咎,捷,踝,胯,挑领,去势虎扑,四把鹰捉,曰内实情,猛见三条路,可该往前进可该往后退,后手摧前手,前膀领着走,左腿未起右腿追,左腿未落右腿随,虽然两腿有前后,不胜两腿并一腿,好钢多折能柔,而成锋,知进者必胜,知退不辱,眼要毒,手要奸,脚踏中,满力钻,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功,二肘不离肋,二手不离腮。出洞入洞紧随身
用法:
1,上踩步,如对方接住肘,我就用进身顶心肘。
2,对方不动,我就用左手去点,对方刚一出手,我则用上步龙吊膀之肘去打,如不中,我就马上用怀抱顽石扑把打;
3,收势反身就是一掌,如对方手一动,我就上步用切筋用肩打,提手再用野马奔槽之势打;
4,剑出鞘打,起手用拦截时,上步快速用括横,(如对方破解)
用反手向后背一拉;
5,地翻天,上步就用一拳(向嘴巴处打),对方一动,就用顶心肘,人家想接,就伸直一横掌,反身再立刻向后一拉;
6,天翻地,头是天,上步用踩步,看见敌人,出手快,我来不及就双手一分去掀他两手,再用一头碎碑;
7,如对方用一头碎碑打,我就用巃摆尾之肘打,上步穿掌如对方用单把或拳来打,我就用狸猫上树势去解,(就是用手摸肩,下面一脚);
8,起手撩阴地翻天,下来就用顶心肘或单把;
9,上步就用巃吊膀,见对方不动我就用黑虎偷心,对方一动,我就上步顶心肘;
10,见对方摆八卦式,我就起手朝上搁,右手钻地炮,朝撩阴一拳,上步反顶心肘;
11,见对方来势凶,我起手,朝上挑,左手护裆,下面就用拐子腿,下去用双劈,肩打,如对方望我右肩打,我起手朝上顶心肘;
12,用搭肩打,对方一动,我手朝上一撩,用肘打寸劲;
13,若对方体伟力大,我就先下手,上步请手时,低下一腿拐子腿,上面就用一单把;
14,巃摆尾,起双手朝对方一捋,双手一束时,立刻抖双把打对方;
【小龙形三打法五点】
1,双手用小龙形上去,见后面有人暗算,就立即一反身用鲤鱼反身势,打原来目标之人;
2、用小龙形上步,到右手插到顶上,腰身一扭,左手蛇筋丁,就是左边肘横打。
3、小龙形上步,右手擦到顶上,下来摸左肩,就立刻用蛇揣筋打<原来右手>
4、小龍形-上去,就撩阴,起来就用地翻天,踩歩上去左脚手在先,对方近右手就是左手下一拳,如果一逃运,就用右手在左肋下朝前一掌。对方出右手一拳,我用右手在对方打来之一搭,就一头碎碑,用快速之野马奔槽打对方来之不备。用熊出洞左手去打对方出手,找就上步用上势之肩打,对方如果一动,
用右于一撩,左脚就发打,如果对方不动,用手来揪打我头,我就用右于朝上一撩,下来顶心肘,上步进身小搭,如对方来打打我上面,我就快速上抢步顶心肘,猴探心去引对方手出来,我就快速上步蛇出洞肘打,用猴探心之手去引对方出手,我就快速用肩打切筋用踩步上去为引,快速进身用肩打,用猴探心左手去引,右手就用单把发!用右手一引,左手一撩,再快速用右手,蛇出洞打!
【龙形用法】
1、出手左步小龙形,被对方托住,就用鹰爪把朝下击,上步就用虎扑把。
2、出手右步小龙形,对方出手。就用左手大劈,右手照面拳打。
3,出右手小搭,对方出击我右上方,我我顺势用虎抱头,若对方距离远一点,我就用双把或单把;
4、出手右步龙形,对方手一搭,我用双于拉住对方往回抢,上步,顺势用双于扭转对方头。
5、对方出其不意前来抱我膝,我就抡腿用腿打,上面双手去抱头。
6、上步直接用小龙形打进步就势顶心时
7、上步用小搭引,进步虎抱头,对方接住我双肘双手朝下转势一头碎碑
蛇形、小括、双把、大劈、四记连一起称四插。
《六合拳师承》
尊岳飞为祖师
一世~姬龍峰,
二世~马学礼【河南心意六合拳】
三世~张志诚,
四世~李 政,
五世~张 聚,
六世~买壮图,
七世~袁凤仪,
八世~卢嵩高【上海卢氏心意鼻祖】
九世~李青山,汪百盛
十世~刘雪炎(启蒙恩师)浙江上虞
十一世~宋玉喜,
《六合拳师承》
尊岳飞为祖师
一世~姬龍峰,
二世~马学礼【河南心意六合拳】
三世~张志诚,
四世~李 政,
五世~张 聚,
六世~买壮图,
七世~袁凤仪,
八世~宋国宾【蚌埠宋门心意拳鼻祖】
九世~褚衍玉
十世~胡家魁【授艺恩师】江淮奇侠
十一世~宋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