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经是中国杰出的军事家,武术家俞大猷[1503-1580]所作,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第一部“理明法备,精妙实用”的武术技击专著。自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成书传世至今,已有450年历史。剑经武术技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二法阴阳两大基本法则,八刚、动静、刚柔、虚实、进退八项基本准则,一要拍位学说。剑经武术技击战略战术思想指导方针是,“致人而不致于人”,由精妙实用的攻击战术,防守战术,攻防合一战术形成全方位的武术技击体系。
一:攻击战术
剑经有强烈的战术意识。例如[剑经]就有“步步前进,天下无敌”之说。剑经同时创立;同动瞬击,近打快攻,急进连击等一系列精妙战术诀要,用以指导武术技击实践。剑经指出“凡将棍直指,慢慢侵入,待他动,欲打我,我就杀他[刺],他欲杀我,我就进打他手’,这就是同动瞬击。而‘刚在他力前”,则是要求在超前意识支配下,由心灵速度促使战术技能的超前发挥。从而达到;彼不动,己不动,不占人先;彼微动,己先动,不落人后的竞技状态,使战术与技法,一步到位,一招制人。剑经]出“两人大门对打对迫,忽然变大劈凶猛打下,甚妙甚妙”。在凶猛激烈的技击中,一方抓住有利战机,突然快速准确地向对手发起强攻,无疑是取胜的最佳战术选择,这是近打快攻的典范。另外,单一的战术技法,运用的再好,取胜的机会还是甚少。只有善于运用“组合式”战术技法,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而无往不胜。因此技法多变急进连击,步步紧逼,形成[剑经]技击战术体系的一大特色。[剑经]强调指出,“剪打急起磕,起磕复急剪打,剪打复急起磕,相连而进,彼从何处杀将来,微乎神哉,破金枪第一法也;稳而能胜”。强烈的战术进攻意识[剑经]武术技击思想体系之灵魂。
二:防守战术
武术技击中进退攻防是最基本的对抗形式。有攻无防,不能守己,有防无攻,不能取胜。只有达到攻则人不能守,守则人不能攻,方为技击高手。[剑经]对于防守战术极为注重,运用之法精妙。剑经武术技击战术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以防为先,以攻为主,攻防合一。唯其如此,[剑经]才得以创出“以静待动,以逸待劳,顺势借力,后发先至”等技法,成为古代军事战术技能训练的必备“教材”和武林人士的怀中至宝。剑经对“如何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作了精辟的回答;“明乎此,则得其至妙之之决矣。盖须知他出力在何处,我不于此处与斗力,姑且忍之,待他旧力略过,新力未发然后乘之。所以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上乘落,下乘起,俱有之,难尽书,钩刀枪棍,千步万步,俱是乘人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而急进压杀焉”。
剑经为了强化这种战术思想,进一步强调指出;“俱是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既要快捷,又要似进实退而后进则大胜矣”。为使后学能充分理解并能正确运用这一战术法则,剑经又精心地做了具体说明;“若他打来乱时,必须忍略退回,坐足下中平,待少倾他来,即用磕手法进,自胜。总是以静待动,以逸待劳道理”。为避免只知进攻而忽略防守,[剑经]严肃指出;“凡起手要打要杀,俱要在他门内一尺之内,未可将手势发尽,待他赶来伤我,他手势已尽,此时或大或小,或剪或揭,或自大下起接,各将他棍死了,然后扁身中栏[刺]结尾,无不胜也。法曰“后人发,先人至、知此决不可一发便要伤人,徒使自势发尽,为他人反伤,戒之戒之”。
为确保防守战术的有效实施,并为反击创造良好条件。剑经于防守战术技法的有效应用做出规范化要求“凡左右门打来,俱用手前一尺改他棍尾。凡左右门杀来,俱用棍尾改他手前一尺。盖他打来势重,必须用吾手前一尺,方能接住他。他杀[刺],来手轻,又要技;必须用吾棍尾改他手前一尺”又曰他来打我手,我从小门一接揭,或大门一起接,要在我右手前七八寸之间,与他棍尾相磕一响为度。
三:攻防合一战术
剑经创立的武术技击攻防合一战术与技法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创举。正由于它的创立,使武术技击运动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它不仅使武术技击理论与技术技法与应用科学地达到精妙绝伦的程度,也使武术技击真正实现了“攻防合一,刚柔兼备”的武术科学设想,更使武术技击向更高层次发展完善,开拓了广阔的天地与美好的前程。剑经创立“攻防合一,刚柔兼备”武术技击与技法的思想基础是,“打时须记得进杀,这种以杀制杀,明夺强攻,速战速决的武术技击思想,堪称“千古绝识”。为实现这一技击战术思想,剑经进一步提出“学到上下高低,硬软,直破打,上下接,俱是一手法,方是有得”。
剑经创立的攻防合一,刚柔兼施武术技击战术与技法的特点是进击与截击同步到位,一招制人,为此[剑经]明确指出“全不看见他是枪是刀,只认定对他手前刹他身而已”。这种战术技法的心法决是“凡大小门直破打,不分粘他棍不粘他棍,务对他手直起直落”。实现这一战术的代表性技法,就是“当棍”,即现代棍术中的档棍",其技法特点是,劈砸点戳,四法合一,因势而用,妙在双手,攻防兼备,档棍法的劲路特点是“临时取力”,双把合一,陡然而发,嘎然而止,棍势呈短促抖炸,凶狠怪辣。进击,截击,反击融于一法之中。档棍法的战术宗旨是:恰当的收拾对手。不招不架,只是一下。[剑经]曰“他棍起,就进步直档去,不待他打落,低栏亦”。技法要领是,快速准确,自然直接,一定要做到,“大劈”中要有顺势”。正因为攻防合一战术与技法精妙实用,[剑经]才明确指出“今以后打步少,只是档死他棍,然后戳他”的武术技击战术准则。
综上所述,[剑经]创立的武术技击战术法则与技击决要,丰富多彩,科学实用。它们深伏阴阳虚实之理,刚柔变化之奇,动静进止之机,疾迟攻守之妙,决胜瞬间之神。剑经作者俞大猷不仅是武术史上第一位用科学方法记载与总结武术技术与理论、技法与应用科学的划时代人物。同时他也是中国武术技击理论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