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培训管理、统一的教程模式、统一的培训质量! 追求视觉效果,请选择IE兼容模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搏击格斗 武术赛事 校园武术 八卦太极 武术器械 竞技套路 传统套路 武术知识
欢迎访问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今天是   投诉建议零障碍
传统套路
形意连环刀的动作说明
心意六合拳谱
八极拳「铁山靠」拳谱
形意十二形
形意拳古拳谱一、五行
三晃膀大洪拳
八卦门——程派八卦掌
形意门——形意拳
传统拳术——八极拳
十二象形拳的训练与使用
梅花拳的发源地与传承记载
传统套路——戳脚图解
传统套路——戳脚
传统套路——圆山拳
传统套路——奇门十三肘
传统象形拳——鹰爪拳
传统套路——劈挂拳
传统拳术——通背拳
传统套路——翻子拳
梅花拳拳谱及动作名称
梅花拳的起源介绍及口诀
武术中步型、步法的训练要领
腿脚的练习及要领
武术基本功勾、爪、指、肘的练习
武术基本功拳法、掌法的练习
武术的基本功钩、爪、指的练习
传统套路——形意拳
心意六合拳
传统套路——南拳
传统套路象形拳——猴拳
猴棍
南拳、罗汉伏虎拳、十二桥手
十二路谭腿
传统套路——炮拳
形意五行拳之炮拳
传统拳——洪拳
传统套路——大洪拳
传统套路——小洪拳
传统拳术——劈挂拳
崆峒派是中国传统武术五大流派之一
崆峒派武术传人白义海
传统拳——华拳
传统套路——梅花拳
苗刀的技法
道教武术峨眉刺
传统套路——少林拳
传统套路——查拳
传统拳——花拳
武术基本功中腰、腹的练习
武术基本功勾、爪、指、肘的练习
武术基本功拳法、掌法的练习
武术的基本功钩、爪、指的练习
基本功及手、拳、掌的练习
峨眉武术主要器械的发展与介绍
剑经技击技术大观
 
传统套路——大洪拳
发布时间:2013-07-21     类型:传统套路     浏览次数:1282  

    民国初年,北河湾镇子上黄家勾结洋人来欺压百姓,被大洪拳三晃膀大师大金所废。黄家为了报复,花钱聘请东洋浪人找大金比武,结果东洋浪人被打死,而得罪东洋武团。从此后,北河湾不再安宁……大洪拳。

简介:  

    大洪拳据传一说来自于宋太祖赵匡胤(赵二君)习练的拳术六步架,一说上古伏羲遗之,尧王则之,老之继之,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凡练少林拳术、器械、短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故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称。

风格特点:

    大洪拳的特点是以活马步桩为根基,架子大开大合,多崩打、架打、扒打、滚打,架子刚劲有力,多发身力整劲,初练刚劲、明劲,再练柔劲、暗劲,后练混元劲,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连绵不休。因其极具搏杀实效,故近代以来先后被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农民运动的义军和微山湖独山“三唐”农民起事义军练兵所采用,并赋予了神拳的色彩,加入军中战斗时的刺枪、托枪、刀劈、落马倒地后翻滚防守等技法,运气为拳,化掌为刀,拳掌并用、刚柔相济、攻守自如,天下无敌。

历史:

    大洪拳的文场是八卦教,俗称白莲教;武场是六步拳,俗称六步架。白莲教是总称,天理教是其一支,经文教义是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太平军(清朝廷蔑称粤匪、长毛)称其为“洪拳”,并编有清王李开芳所绘制的《大洪拳谱》,捻军后人编写有《大洪拳要诀图解》和《小洪拳招式》;义和团运动乾(乾隆)嘉(嘉庆)时期称其为“红拳”。
    义和团(拳)在清代的出现可分两个阶段,先为林清、李文成、冯克善领导的义和团,19世纪初,林清发动了一次京郊农民起义,起义军攻入皇宫,称天理教起义(或八卦教),当时他们的文场是八卦教,俗称白莲教,武场是六步拳,俗称六步架子(即三晃膀)。目前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的民间仍有流传;后为赵三多领导的义和团,包括梅花拳、红拳、山东的神拳和金钟罩(大刀会)组织。

发展现状:  

    据武术之乡---沛县的一位资深老拳师说,历史上的洪拳,大洪拳、小洪拳和老洪拳之分,洪拳也叫红拳,是我国最古老的拳术之一,属“上四门”,上四门包括:“红(拳)、梅(花)、弹(腿)、迷(踪)”,但红拳在历史上很少被官府查禁,不像梅花拳那样多灾多难。所以,天理教起义、义和拳失败后都以红拳为幌子,蒙蔽官府。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称其为“洪拳”;义和团运动乾(乾隆)嘉(嘉庆)时期称其为“红拳”,其后发展为北方的红拳、南方的洪拳和中原少林看家拳,世代相传至今。目前洪拳仍是全国,特别是苏鲁豫皖一带民间最有影响的拳种之一。 

丰县大洪拳开山鼻祖——张监
    张监 生于1787年,卒于1865年,江苏丰县顺河镇仇庄人,著名大洪拳家,黄淮下游流域大洪拳传人。清嘉庆十年(1800年),张监14岁时,拜在大洪拳名师李泰膝下学艺13年,尽得师傅真传,全面系统掌握大洪拳理论、功法、套路及绝技,深得李师的青睐!   
    师傅李泰,河北深县人(也有说是山东恩县人的),他武功高强,被聘为御林军教头。同治年间李泰被陷害,诬其谋反。朝庭诏令捉捕,李泰闻风而逃,夺出京门。因当时夺出京门时,由于与清兵捕杀,一臂受伤,这就是武林典故里的“独臂李泰下鲁南”。李泰隐遁至丰县顺河仇庄,栖身在村西破庙里,以乞讨为生。第二年麦收时,他与一张姓穷人,同在唐庄黄家打短工,俩人成为挚友。后来张姓短工得知李泰精通大洪拳,便说服黄家给李泰资助,在仇庄开馆授徒。他所授徒弟中尤以张监尽得其师传。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秋,李泰打探到,追捕他的紧风已过,官兵无意再追捕他,他便想回家探望。众徒挽留不住,只好筹资为师傅送行。李泰临行前,将弟子招进跟前,嘱咐道:“你们师兄弟中,家境最差的要数张监,为了让张监能有口饭吃,今后传艺业之事唯可张监!”   
    李泰返乡之时,让众徒送行,临别唯命张监多送一程,在黄河边客店小住几日,把大洪拳的功理艺法绝招传授给张监。一再叮嘱,把大洪拳发扬光大,务必使大洪拳流传后世。 张监不负师训。他认真钻研,刻苦磨练,使大鸿拳理、功、法、技融会贯通,全面掌握了大洪拳。后遵师嘱,以授权为业,广招门徒,教拳于苏、鲁、豫、皖一带,让大洪拳后继有人。他首先在其家乡,收下了其孙张振邦、本村的张士义、董堂的董心朗、北仇庄的仇慎环、三官庙的王朝选、吴庄的吴玉成、三义村的唐高武、唐庄的肖同志、温砦的蔡士杰、五座楼的李书勤等一批弟子。
    咸丰元年(1851年)蟠龙集黄河决堤,丰县遇灾,张监随众人逃荒到河南灵宝县,在灵宝县期间广收入门徒,从艺弟子颇众。几年后,张监回到家乡丰县后,仍教拳于山东鱼台、金乡,河南的夏邑,安徽的砀山、潇县,江苏的丰县、沛县,他为武术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使大洪拳得到广泛传播。张监武功高超,尤精剑术,有“剑爷”之称,苏鲁豫皖从学者不绝于道,后世武术多出其门。

 
 
声明:本站的文章和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区域:徐州市、县武术连锁培训中心  电话:18952140507 本站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名家介绍投稿 Copyright©  苏ICP备2025154976号 邮箱:xzwszx@126.com   武术培训联盟打造最专业的武术信息平台!
微信号:xzwszx 网站制作、技术支持:徐州信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626048997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