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分类
武术,我国固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溯武术之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究武术之内容,堪称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环境里,武术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它不仅是个技艺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经过千锤百炼凝聚而成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高层次的科学,高层次的体育。由于武术固有的特点和优势,它在我国当今开展的全民健身计划中必将大有作为;在国际上,也将越来越受各国人民的青睐。应该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健康与幸福的伟大奉献。
武术套路包括拳术套路和器械套路,拳术套路自古就是练武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少林拳、太极拳、长拳、南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武术器械主要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常用的武术器械除刀、枪、剑、棍外,用于武术演练的器械还有弓、矢、弹弓、戈、戟、钩、拐、盾、匕首、鞭、锏、鞭杆、圈、流星锤、镗、叉、耙、锤、抓、峨嵋刺、斧、钺、槊、铲、橛等等。近代武术以刀、枪、剑、棍为四大器械。
南拳
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势刚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腿不高踢,多桥法,擅标手。运动特点是动作紧削,刚劲有力,步法稳固,手法多变,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以发声吐气助发力、助拳势。
长拳
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动作。长拳技术以姿势、方法、身法、眼法、精神、劲力、呼吸、节奏等为八要素。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又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委先后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及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刀术
刀是短器械中的一种。是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构成,刀的长度是以直臂垂肘抱刀的姿势为准,刀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练武中常见的刀法有砍刀、劈刀、撩刀、云刀、斩刀、抹刀、刺刀、挂刀、崩刀、格刀、背刀、藏刀、截刀、绞刀、缠头、裹脑、扫刀、按刀、推刀、架刀、分刀、带刀、点刀等。刀术的特点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经常习练,能促进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内脏器官功能。
剑术
剑是短器械中的一种,素称“百刃之君”。是由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长度以直臂垂直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常见技法有刺、挑、劈、抹、挽、撩、断、点等, 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洒脱、身法矫健、刚柔相兼、富有韵律。
棍术
棍是长器械的一种。其长度同本人身高。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棍术套路很多。练起来都离不开劈、崩、缠、绕、点、拨、拦、撩、扫、封等。其特点是勇猛泼辣、横打一遍、密集如雨、气势磅礴。练习时要勇猛、快速、有力,拳谚曰:“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棍起空灵多变化”。
枪术
枪是由矛演变而来的武术长器械之一,素称“百兵之王”。由枪头、枪缨和枪杆组成。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劈、圈、挑、拨等。其运动特点是力贯枪尖、走势开展、上下翻飞、变幻莫测。
跆拳道
简单地说,跆拳道就是不用任何武器,赤手空拳与敌徒手格斗来保护自身的武道。说得更详细一些,跆拳道就是为了正当防卫,通过猛烈的精神和肉体训练锻炼手、脚和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方法与技术。跆拳道不仅注重威力和技术,而且强调严格的纪律,高超的技术和强健的精神教育,以培养正义感、刚毅、果敢品质的独特的武道。因此真正的跆拳道人根本不同于那些仅仅学到搏斗时用得上的极其有限的技术,以在比赛场上讨得观众欢心为满足的似是而非的跆拳道人。可以说,这就是称跆拳道为护身艺术的道理之一,跆拳道不仅教给人们思考和生活的方法,而且培养人们的克制力和陶冶崇高的人格。所以不少人说它是近乎一种信仰的武道。
从字面上解释跆拳道就是:跆-意味着用脚狂风般踢、踏。拳-意味着用拳攻击、防守。道-是方法、艺术,一种精神文化的修为,人格的引导。可以说跆拳道是一种拳脚并用的艺术方法,由于它是以脚为主(占70%),所以称为“脚的艺术”。其特点是迅速有力、准确灵活,令人赞叹不已。跆拳道共有25种品势(套路),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自卫对拆术及十余种基本功夫。练习者身穿专用的白色跆拳道道服,腰系代表不同级、段的腰带进行比赛或训练。跆拳道要求练习均以“礼始礼终”。总而言之跆拳道就是为了用空手赤足护身,把跳、踢、刺、挡、闪避等动作,敏捷而得当地适用于活动的目标,给以最大的打击的技术加精神修养的武道,确实,跆拳道使先天性体弱者,经过科学的锻炼,也具有击败强敌的力量和自信心。但如果运用不当,无异于使用凶器。因此,必须经常强调精神教育,不许滥用它。
自卫防身术
自卫防身术是根据人体关节活动的规律及打掐拿要害部位的生理特点,以反挫关节为主要手段,刚柔相济、以巧取胜的一种技击性实用技术。动作吸取了中华武术的各类拳种与流派的技击方法、攻防手段,借鉴了拳击、柔道、空手道精华招式,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奥的哲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与自然搏斗时总结出来的战斗之法、搏击之法。
功夫节奏
中国武术协会创编的一套经典时尚的健身运动,以中华武术为核心,融合了现代的舞蹈和音乐,结合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美学等原理。该操具有良健身功效,能全面地锻炼身体的关节、肌肉,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全身的调能力,塑造健美的形体,激发青少年的青春活力,陶冶美的情操,增加氧气供应,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强壮,增强免疫机能。活力、耐力随之增长,面色红润而健康,身心平和而清澈。
我国武术源远流长,因而拳种流派繁多,异彩纷呈。民间流传较广较多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内家拳:内家拳产生于明代中期,当时少林拳勇名闻天下,但有些武术家认为,少林拳法“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意思是说,少林拳法主要是进攻别人,但别人也可乘机还击,有不足之处。因而创造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顺势使力”的拳法。为了和少林拳法相区别,这种新型的拳法称之为“内家拳”。但到了清代末年,有人把形象和某些特点与内家拳近似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统称之为内家拳,并把以少林拳法为主的拳法,称这为外家拳。
长拳:长拳是查拳、华拳、炮拳、洪拳、花拳,少林拳、戳脚、翻子等拳术的总称。
长拳的特点是姿势舒展、起伏转折以及闪展腾挪等动作和技术。其中各个拳种又各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如查拳、华拳舒展大方,飘洒优美;炮拳、翻子拳干净利落,发力充实等。
短拳:又称短打拳、绵张短打、绵张拳。短拳套路共有十六趟,分前八趟,后八趟。短拳是一种攻防兼备,以防为主的拳种。讲究上顾面门,下顾腿,中护前胸和软肋。它的主要打法有拳打、掌击、肘打、腿踢、肩靠、胯打、臂顶、膝撞、头碰等。
南拳:南拳流派很多,主要有洪家拳、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五祖拳、太祖拳、鹤拳,罗汉拳、蛇拳、狗拳等。
象形拳:主要有醉拳、醉拳、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鸭拳、地趟拳、武松脱铐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