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培训管理、统一的教程模式、统一的培训质量! 追求视觉效果,请选择IE兼容模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搏击格斗 武术赛事 校园武术 八卦太极 武术器械 竞技套路 传统套路 武术知识
欢迎访问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今天是   投诉建议零障碍
武术知识
八卦掌六十四手歌诀
32式太极拳拳谱解读
武术套路----评分方法与标准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24)
道德标准是作为择徒的要求
传统武术中的师徒关系
提高技击能力是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价值...
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
中国武术段位制
国标武术
武培联盟的发起和标准化管理
醉八仙拳谱
少数民族名刀介绍
中国汉族名刀介绍
少林掌法拳谱
杨式13式太极刀谱
查拳拳谱(梅花拳)
中国古代名刀介绍
翻子拳的主要特点及内容
武术近代发展中央国术馆
运动损伤分析与介绍
九节鞭的练习
中国四大国粹之——武术
程式八卦掌拳谱
武术基本功中腰、腹的练习
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的管理
基本功的方法及要求
有关剑的知识
浅谈太极拳中的呼吸方法
武术的分类
武术的礼仪
刀术
八极拳的实战精要
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摘要
心意拳基本练法
侧空翻的训练及注意事项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古老养生之——六字诀
道教古老养生功法之——易筋经
易筋经全文
国家版《易筋经》习练要领
中央国术馆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
摧坚断铁扬武魂
崆峒派与崆峒武术
中国古老养生功——五禽戏
程式八卦掌
十八般武艺
中、日、朝剑刀武艺交流考证
少林拳法知识
中国武术之套路运动
查拳拳谱
武术基本功的方法与要领一
少林拳的内容
龙形拳拳谱
咏春拳拳谱
通臂拳拳谱
 
国家版《易筋经》习练要领
发布时间:2013-08-01     类型:武术知识     浏览次数:1537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习练本功法要求精神放松,意识平静,不做任何附加的意念引导。通常不意守身体某个点或部位,而是要求意随形体动作的运动而变化。即在习练中,以调身为主,通过动作变化导引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起到健体养生的作用。同时,在某些动作中,需要适当地配合意识活动。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手上托时,要求用意念观注两掌;“摘星换斗势”中要求目视上掌,意存腰间命门处;“青龙探爪”时,要求意存掌心。而另一些动作虽然不要求配合意存,但却要求配合形象的意识思维活动。如“三盘落地势”中下按、上托时,两掌有如拿重物;“出爪亮翅势”中伸肩、撑掌时,两掌有排山之感;“倒拽九牛尾势”中拽拉时,两膀如拽牛尾;“打躬势”中脊椎屈伸时,应体会上体如“勾”一样的卷曲伸展运动。这些都要求意随形走,用意要轻,似有似无,切忌刻意、执著于意识。   

    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习练本功法时,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喘不滞,以利于身心放松、心平气和及身体的协调运动。相反,若不采用自然呼吸,而执著于呼吸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则会在与导引动作的匹配过程中产生“风”“喘”“气”三相,即呼吸中有声(风相),无声而鼻中涩滞(喘相),不声不滞而鼻翼扇动(气相)。这样,习练者不但不受益,反而会导致心烦意乱,动作难以松缓协调,影响健身效果。因此,习练本功法时,要以自然呼吸为主,动作与呼吸始终保持柔和协调的关系。此外,在功法的某些环节中也要主动配合动作进行自然呼或自然吸。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中双掌上托时自然吸气;“倒拽九牛尾势”中收臂拽拉时自然呼气;“九鬼拔马刀势”中展臂扩胸时自然吸气,松肩收臂时自然呼气,含胸合臂时自然呼气,起身开臂时自然吸气;“出爪亮翅势”中两掌前推时自然呼气,等等。因为人体胸廓会随着这些动作的变化而扩张或缩小,吸气时胸廓会扩张,呼气时胸廓会缩小。因此,习练本功法时,应配合动作,随胸廓的扩张或缩小而自然吸气或呼气。   

    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本功法动作有刚有柔,且刚与柔是在不断相互转化的;有张有弛,有沉有轻,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倒拽九牛尾势”中,双臂内收旋转逐渐拽拉至止点是刚,为实;随后身体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伸展至下次收臂拽拉前是柔,为虚。又如“出爪亮翅势”中,双掌立于胸前呈扩胸展肩时,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为刚,是实;当松肩伸臂时,两臂肌肉等张收缩,上肢是放松的,为柔;两臂伸至顶端,外撑有重如排山之感时,肌肉张力再次增大为刚,是实。这些动作均要求习练者在用力之后适当放松,松柔之后尚需适当有刚。这样,动作就不会出现机械、僵硬或疲软无力的松弛状况。因此,习练本功法时,应力求虚实适宜,刚柔相济。要有刚和柔、虚与实之分,但习练动作不能绝对地刚或柔,应做到刚与柔、虚与实的协调配合,即刚中含柔、柔中寓刚。否则,用力过“刚”,则会出现拙力、僵力,以致影响呼吸,破坏宁静的心境;动作过“柔”,则会出现疲软、松懈,起不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四、循序渐进,个别动作配合发音习练本功法时,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身体条件的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各势动作的活动幅度或姿势,如“三盘落地势” 中屈膝下蹲的幅度、“卧虎扑食势”中十指是否着地姿势的选择等等。习练时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另外,本功法在练习某些特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呼气时发音(但不需出声)。如“三盘落地势”中的身体下蹲、两掌下按时,要求配合动作口吐“嗨”音,目的是为了下蹲时气能下沉至丹田,而不因下蹲造成下肢紧张,引起气上逆至头部;同时口吐“嗨”音,气沉丹田,可以起到强肾、壮丹田的作用。因此,在该势动作中要求配合吐音、呼气,并注意口型,吐“嗨”音口微张,音从喉发出,上唇着力压于龈交穴,下唇松,不着力于承浆穴。这是本法中“调息”的特别之处。

功法问答

一、易筋经能单个动作练习吗?一天练习几遍最合适?   

    答:《易筋经》是一套完整的套路式锻炼功法,练习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进行全套完整练习,或有选择性地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根据《易筋经》原文的要求:初练者,“日行三次”为宜。即:早、中、晚三次。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古时相比已有很大程度的差别,“日行三次”很难坚持。笔者通过练功实践提出:日行1—2次,每次练2遍。首先,日行1—2次,是指早晚各行一次。晨练空气好,情绪相对稳定,是练习的黄金时段。晚练,在完成了一天的事务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宽裕,练习后可以更好地促进睡眠。如果每天早上或晚上练一遍,只要坚持也是可行的。其次,每次练2遍是因为《易筋经》属意、气、形高度协调的练习方法。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看,易筋经属于小强度运动项目,每次只练一遍对内脏器官有一定的锻炼价值,而每次练2遍则能获得更好的锻炼效果。   

二、易筋经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习练?   

    答:经过实验研究和专家鉴定,易经筋适合中、青、老年人群习练。针对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个别难度较大的动作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幅度和调息次数来适应。   

三、如何配合音乐练习?   

    答:易筋经习练音乐古朴、大气、悠扬、空灵,配乐练习有助于更好地入静,提高练功效果。但在配乐练习中应做到有音乐而不唯音乐。既要顺着音乐的旋律又不能受音乐节奏所限制。易筋经的特点之一就是自然流畅并无明显的节拍。如果规定每个人都按一定的节拍进行练习,那就把 “功”变成 “操” 了。由于每个人的体能、情绪、精神、健康状况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练习体验和习练行进速度。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以上因素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同的习练体验。所以《易筋经》原文说“人各成其人也,而人勿为阴阳所罗(限制)”。在练功中,阴阳都不能所“罗”,又怎么能为音乐所“罗”呢。因此,在配乐练习中,要做到有音乐而不唯音乐。   

四、易筋经习练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易筋经》原文指出:“将欲行持,先须闭目冥心,握固神思,屏去纷扰,澄心调息,至神气凝定,然后依次如式行之。”练习中“必以神贯意注,毋得徒具其行,若心君妄动,神散意驰,便为徒劳其形,而弗获实效。初练动式,必心力兼到”。易筋经全套功法习练过程中要求形意相合,伸筋拔骨。所以在练习前和练习中对习练者的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应做好习练前准备,如穿上合适的服装(最好是宽大、有弹性的),排除二便(不要忍便习练)。其次,要做好准备活动,如压腿、踢腿、活动各关节,使人体在生理上产生“预热”,以免在练习中由于过度牵拉而受伤,尤其是冬天或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准备活动就更为重要。第三是心理上,练功前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逐步由复杂趋于简单,习练中要做到眼随手走,神贯意注,心力兼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习练效果。若在练习中神散意驰,心君妄动,形意不合,就会徒具其行而不能获实效了。第四,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习练中绝对不能因为追求某一标准动作而不顾动作要领。有些动作暂时达不到标准可以先做“意到”,在熟悉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再逐步达到标准动作的要求。

 
 
声明:本站的文章和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区域:徐州市、县武术连锁培训中心  电话:18952140507 本站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名家介绍投稿 Copyright©  苏ICP备2025154976号 邮箱:xzwszx@126.com   武术培训联盟打造最专业的武术信息平台!
微信号:xzwszx 网站制作、技术支持:徐州信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626048997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