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武术套路标准
长拳套路
一:拳、掌、勾三种拳型 和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五种步型,其中弓步不得少4次,马步和虚步不得少于2 次。
二:五种拳法(其中冲拳不得少于5次)、五种掌法和两种肘法(其中必须有一种进攻性肘法)。
三:屈伸 上踢、直摆、扫转、击响四种不同组别的腿法(其中屈伸性腿法不得少于两种三次)。
四: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一种持久性平衡。
五:三种不同组别的跳跃其中有劈跳。
六:指定动作。武术竞赛太极拳套路的内容规定整个套路至少包括四种腿法和六种不同组别的动作, 发劲跳跃动作可做也可不做。
南拳套路
一:拳、掌、爪三种主要手型和马步(或一字马步、二字马步)、弓步(或丁字弓步)、虚 步、 跪步(或骑龙步及单、双蝶步)、独立步五种步型。其中弓步不少于6次,马步不少于4次,虚步、独立步不少于2次。
二:手法、肘法、桥法、步法中的一部分。
三:三种不同的腿法动作。
四:三种不同的跳跃动作。
五:指定动作。
刀术套路
一:弓、仆、虚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于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于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刀法。
三:刀术套路缠头刀和裹脑刀均不少于3次。
四:指定动作。
剑术套路
一:弓步、仆步、虚步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 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剑法。
三:剑术套路必须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两种持久性平衡。
四:指定动作。
枪术套路
一:弓步、仆步、虚步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枪法。
三:完整的 "拦、拿、扎枪"不得少于10次。
四:指定动作。
棍术套路
一:弓、仆、虚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枪法。
三:指定动作。
参赛兵器
一:参赛刀、剑的规格按运动员的身高确定使用的型号,参数如下:
型号 身高m 刀、剑长度cm 刀重量kg 剑重量kg
1 1.5以下 72 0.625 0.555
2 1.5—1.55以下 74 0.650 0.565
3 1.55—1.60以下 76 0.675 0.575
4 1.60—1.65以下 78 0.700 0.600
5 1.65—1.70以下 80 0.725 0.625
6 1.70—1.75以下 82 0.740 0.633
7 1.75—1.85以下 86 0.810 0.725
8 1.85以上 90 0.910 0.775
二:刀的硬度:刀身直立,自重下垂不得出现明显弯曲,应有一定弹性。
三:剑的硬度:剑身直立,自重下垂,剑身不得弯曲。
四:刀彩:不得超过刀的长度,彩绸上不得带有其它附加饰物。
五:刀剑在外力作用下弯至90度,弯曲3分钟不变形。
参赛枪
枪的长度不得短于本人直立举手,从脚底到指端的长度。枪杆(除枪尖外)下半段的直径为:成年男子不得少于2.30厘米;成年女子和男子少年组不得少于2.15厘米,少年女子组的不得少于2.00厘米;儿童组不受限制。枪缨的长度不得短于20厘米。
参赛棍
棍的长度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棍身下半段的直径与枪杆相同上半段的直径不得少于如下规定:
成年组男子:1.80厘米;
成年组女子:1.60厘米;
少年组男子;1.60厘米;
少年组女子:1.40厘米;
儿童组不受限制。
其他
配乐规定
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比赛顺序
运动员的比赛顺序应在竞赛委员会的监督下,由编排组用电脑抽签决定,或赛前由各队派代表抽签决定。临场由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
完成时间
(1)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2)太极拳自选套路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3)太极拳竞选套路5—6分钟(到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4)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5)其它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20秒。对练不得少于50秒。
(6)如分年龄组时,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成年组1分20 秒,少年组1分10秒,儿童组1分钟。
比赛礼仪
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掌右拳相抱于胸前(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齐胸高,拳、掌与胸间距为20—30厘米。
抱刀礼: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刀刃向上;屈臂抬刀横于胸前右手成掌,掌心附于左拇指第一指节,齐胸高并与胸距为20—30厘米。
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持刀,屈臂抬剑,剑身贴前臂斜横于胸前;掌附于左食指根节,高与胸齐,两手与胸距为20—30厘米。
持枪礼:并步站立,左手持枪(棍)把(靠把端三分之一处),屈臂于胸前,枪(棍)身直立;右手成掌附于左拇指第二指节上,两手与胸距为20—3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