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裁判法2003最新版第一章
第一章 裁判人员职责的履行
一、对裁判员的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裁判员必须严格遵守《裁判员守则》《武术裁判员管理办法》及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在裁判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勤奋工作、不为名利、互相支持、协调配合。
(二)严格执行竞赛规则:裁判员必须以《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为准绳,正确地掌握统一的判罚、计分尺度。保证运动员在同等的条件下公平公正地竞赛。
(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裁判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武术散打的技术,注意探讨武术散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提高理论素养。
(四)保持健康的身体:武术散打比赛,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裁判人员只有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才能保证在裁判工作中头脑清醒,反应敏捷,判罚准确。
二、总裁判长的工作
(一)比赛前的工作
1、掌握竞赛规程及有关的补充规定。
2、明确裁判人员的分工。
3、制定裁判人员工作日程表。
4、召集裁判员会议,组织裁判员学习。
5、指导检查裁判组的工作。
6、参加组委会,解答竞赛中的有关问题。
7、检查比赛场地、器材、护具、用具等落实情况。
(二)比赛中的工作
1、指导、监督各裁判组的工作。
2、解决临场出现的有关问题。
3、进行赛后小结,提出改进裁判工作意见。
(三)比赛后的工作
1、审核、签署和宣布比赛成绩。
2、总结裁判工作。 副总裁判长协助总裁判长工作,总裁判长缺席时可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的工作
(一)比赛前的工作
1、学习规则、裁判法,统一评判尺度。
2、领取和分配裁判用具(裁判员的服装、记录记分表、秒表、铜锣、哨子等)。
3、抽签确定或者安排,临场执行裁判员
(二)比赛期间工作
1、监督计时员、计分员的工作实施情况。
2、对台上裁判员的明显错判、漏判,及时鸣哨予以纠正。
3、边裁判员出现反判,向总裁判长出示计分并征得同意后,可以改判。
4、发现场地、器稠·、护具等问题时,可以暂停比赛,予以处理。
5、宣布每局比赛结果,同时出示胜方色别牌。
6、审核、签署该场比赛成绩。
(三)比赛后的工作
1、每一个单元比赛结束后,召集本组裁判员进行小结。
2、比赛全部结束后,负责收交裁判员的裁判用具。
四、台上裁判员的工作
(一)必须熟练口令与手势,执裁时要做到口令清楚,声音宏亮,动作规范。
(二)检查自己的着装,不能戴手表、手饰及任何金属硬件上台。
(三)听到第—局准备开始的通告后迅速上台,站在擂台的中央,面向主席台行抱拳礼,再转身向裁判长行抱拳礼,随后向双方运动员示出“上台”手势并令其站在本人的左右侧。介绍运动员时两手放在背后自然站立。
(四)检查双方运动员的拳套、护具,然后退步并示意双方运动员互相行抱拳礼。
(五)面向裁判长做出表示局数的手势,待裁判长示意后,下达“预备—开始”的口令。
(六)根据场上情况及时喊“停”和“开始”的口令。
(七)每一局结束的锣声一响就喊“停”,随后示出“休息”手势,双方运动员下台休息的同时回到裁判员休息处。
(八)裁判长宣布比赛的结果前,迅速上台,面向裁判长以“上台”手势示意双方运动员上台,运动员交换位置站在本人两侧,双手分别握住双方运动员的手腕,待裁判长宣布过比赛结果后,即将获胜方手臂上举,然后转身面向主席台重复这一动作。
(九)注意事项:
1、台上裁判员的站位及移动路线 台上裁判员与双方运动员一般应保持等腰三角形,靠近台面警戒线侧身移动,尽量避免挡住裁判长和边裁判员的视线。根据运动员动作的不断变化,相应地调整与双方运动员之间的距离。当双方抱缠互摔互打时,运动员消极需要指定进攻时,外界干扰影响运动员听口令时,运动员体力明显下降时,双方运动员技术悬殊时,应适当靠近运动员,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正常进行。总之,台上裁判员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表现出机智、果断、沉稳的风格。
2、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的使用
(1)“预备一开始”的口令与手势仅限于每—局比赛开始时使用。喊“停”后的“开始”,省去“预备”,直接“开始”。
(2)“读秒”时,间隔的时间应为—秒钟。
五、边裁判员的工作
(一)检查着装、评分表、计分器、笔、色别牌等裁判用具。
(二)入场后,面对擂台成立正姿势站在裁判台左侧,自己被介绍时,上前一步行抱拳礼,然后退回原位,待裁判长示意后,迅速坐下,准备工作。
(三)根据方法清楚、击中明显的原则,按照得分标准和台上裁判员的判罚,为双方运动员记录得分。
(四)无电子记分器时,每局比赛结束应尽快计算双方运动员的得分,得出结果后目视裁判长,听到鸣哨信号后,即刻单手上举胜方色别牌。
(五)每场比赛结束,在记分表上填写清楚,以备核查。
(六)边裁判员交换时,互敬抱拳礼。
(七)比赛开始和结束,在裁判长带领下统—入场、退场。
(八)注意事项:
1、边裁判员在记分过程中,将注意力平均分配,不能集中到某一方运动员。
2、第二局或第三局的评分不应受第一局或第二局比赛结果的影响。
3、依据台上裁判员的倒地、警告、劝告、下台、强制读秒、消极等手势为另—方运动员记上所判罚的分数。如果裁判长改判了台上裁判员的判决,应根据台上裁判员改判后的手势为运动员记分。
六、记录员的工作
(一)准备好比赛用的记录表,熟悉表格的使用。
(二)根据每—单元的比赛秩序,将运动员的姓名、单位、级别、体重等填好。
(三)根据台上裁判员的手势记录双方运动员劝告、警告、下台、强制读秒的次数。
(四)—局比赛中,—方被强制读秒或者下台2次;一场比赛中,—方被强制读秒或者受警告3次,应及时向裁判长报告。
(五)记录每局比赛边裁判员的评分结果。
(六)循环比赛时,根据台上裁判员宣布的比赛结果,在记录表中填写双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胜方计2分,平局各计1分,负方计0分。因对方弃权而获胜者计2分、弃权者为0分。
(七)注意事项:
1、熟悉台上裁判的口令和手势,尤其是强制读秒、警告、劝告、下台的手势。
2、在记录表上填写运动员体重时,—定要填写至小数点后两位数。
七、计时员的工作
(一)检查哨子、铜锣,核准秒表,掌握“开表”、“回表”等操作程序。
(二)比赛开始到结束,始终目视裁判员,随台上裁判员“开始”、“停”的口令与手势,进行开表、停表计时。
(三)距每局比赛结束时间5秒时,—手计时一手持锣锤,做好鸣锣准备,到时即刻鸣锣。锣声响后即停表、回表,并再次开表计时1分钟作为局间休息时间,至50秒时鸣哨通告,准备下—局比赛。
(四)台上裁判员为运动员读秒,应同步起用计时器。此时,如比赛时间已到,亦要等台上裁判员读秒结束后才能鸣锣。
(五)注意事项:
1、比赛中,要经常注意看表,以防失误,出现问题要立即报告裁判长。
2、鸣哨、鸣锣,声音响亮,使全场能够听到。
八、编排记录长的工作
(—)审查运动员报名表、统计每个级别参赛人数。
(二)绘制竞赛日程表。
(三)编排比赛秩序册
(四)组织抽签。
(五)参加称量运动员体重工作。
(六)准备比赛用的各种表格。
1、边裁判员评分记录表。
2、记录员临场成绩记录表。
3、比赛秩序表。
4、成绩公告表。
(七)每—单元(场次)比赛结束后,编排、公布下一单元(场次)的比赛秩序。
(八)核实成绩,在下单元(场)开始前发出成绩公告。
(九)编制总成绩表(册)。
(十)注意事项:
1、遵循编排原则,考虑周密细致,统筹兼顾。
2、编排、记录、计算成绩、录取名次,不得出差错。
3、清理各种有关材料,做好存档工作。 编排记录员完成编排记录长分配的工作。
九、检录长的工作
(一)称量体重
1、根据大会指定的人员、时间、地点称量体重。
2、称量体重由小级别开始。每一个级别1小时内称完,称量时运动员只准穿短裤或裸体(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3、采用公制计量器,计量至小数点后两位数。
4、称量体重的结果除编排记录组保存外,分别交总裁判长,裁判长各—份以被查。
(二)提前到比赛场内检查比赛护具。
(三)赛前20分钟,召集运动员点名,运动员点名未到或弃权,及时报告总裁判长。
(四)指导并监督运动员穿戴服装护具。
1、服装与护具颜色不相同者不准上场比赛。
2、运动员不准佩戴任何与比赛无关的饰品上场。
3、拳套必须系紧,扣结只能在腕部的背面,并用胶布固定。
4、戴上护头后额前头发不得外露,下腭扣结要固定,后脑扣结松紧要适度。
5、穿戴护胸松紧适度,扣结固定。
6、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
7、必须赤脚。
8、检查运动员的护齿
(五)将运动员、教练员及队医带入场内指定位置。
(六)将备用护具放在场边,以备比赛损坏时置换。
(七)注意事项:
1、保证运动员及时上场比赛。
2、回收、保管好比赛护具。 副检录长协助检录长工作。检录员完成检录长分配的工作。
十、宣告员的工作
1、介绍竞赛规程、规则。
2、宣布每—单元场次的开始或结束。
3、介绍裁判员、运动员。
4、根据台上裁判员的裁决,及时介绍比赛情况。
5、根据比赛进程,结合规则简要介绍散打技术和得分情况。
6、注意事项:
(1)赛前将有关宣告内容整理成文字材料,交总裁判长审核。
(2)台上裁判员未宣布比赛结果前,不得提前宣告。
(3)未经总裁判长或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宣告与比赛无关的事宜。
十一、医务人员的工作
1、审查各队运动员《体格检查表》。
2、配合兴奋剂检测人员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违禁药物。
3、根据台上裁判员的手势,及时为受伤运动员治疗。
4、鉴定运动员是否受伤或诈伤。
5、根据医务监督条例对不能继续比赛的运动员向大会提出停赛建议,并决定是否转送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