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裁判法(2011版)修改条款
一、分开
是指运动员相互抱缠没有进攻动作或无效进攻超过2秒时,台上裁判应喊“分开”的口令。此时,运动员必须分离后撤,相对两臂间隔后即可进攻对方。在台上裁判发出“分开”的口令后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在“分开”口令后,运动员不听从指挥,继续搂抱对方或松开对方后不后撤,则台上裁判喊“停”,判“技术犯规”。
2、在“分开”的口令后,运动员继续进攻对方,或者没有后撤就进攻对方,此时台上裁判应喊“停”,并给予该运动员“侵人犯规”的处罚。3、在台上裁判喊“分开”后,如果确实属于动作原因造成双方运动员无法分开,台上裁判可喊“停”,然后使比赛继续进行。
二、消极搂抱
消极搂抱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反复主动搂抱对方,制止对方进攻,消极等待裁判喊“分开”的行为,消极搂抱一般有2种情况:
(1)运动员为了获得体力的调整或保持既有的比赛成果;
(2)运动员进攻后或者发现对方即将进攻时,立即进身搂抱对方,不让对方进行有效的反击或进攻。消极搂抱的动作状态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双手搂抱对方的头颈部而不使用摔法;
(2)双手搂抱对方的肩部内侧或外侧而不使用摔法;
(3)以一臂或双臂夹拧对方的上肢而不使用摔法;
(4)双手搂抱对方的腰部而不使用摔法。
三、关于 “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时,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的解释该条款的意思是,一局比赛结束时,当边裁判员所判定的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须在本局比赛宣布结束前判定本局比赛中“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本局胜方(按胜方键)。其具体的判定标准为:
1、当双方比分相同时,依据运动员在本局比赛中受警告、劝告、强制读秒、指定进攻次数少者的顺序直接决定胜负;
2、当以上几种情况相同时,边裁判员依据下列情况综合考虑判定胜负:
(1)在台上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后,某方运动员总是积极靠近对手,并有主动进攻的表现,或在这方面的表现好于对方;
(2)在主动运用进攻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方面好于对方;
(3)在主动进攻的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方面好于对方。值得注意的是:
①判定时要根据运动员在整局而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比赛表现进行判定,尤其是不能只根据临近比赛结束时运动员的表现来判定。
②边裁判员要根据比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表现来判定,而不应受场外因素(观众、教练员等)的干扰。
四、“倒地”和“双方倒地”
1、倒地: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除双脚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支撑了台面。
2、双方倒地:是指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都失去了平衡,双方的身体都支撑了台面(除双脚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或者一方将另一方摔倒时自身也失去了平衡,支撑了倒地一方运动员的身体。需要强调的是:
(1)当一方运动员倒地,台上裁判员发出“停”的口令后,因倒地方明显二次发力使用动作致使另一方倒地,应判为单方倒地。
(2)双方互摔,一方倒地后紧紧抓握或搂抱另一方身体的某一部位不放,但站立者并未失去身体平衡,即使其身体触及了倒地方的身体,只要没有形成实质性支撑,仍应判为单方倒地。
五、实力悬殊“实力悬殊”是指:
①双方运动员技能、体能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差异,在比赛中主要表现为一方运动员已没有进攻与防守的能力,胜负已经十分明显。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台上裁判员征得裁判长的同意后,宣布技术强者为优势胜利。
②一局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得分相差达12分时(须有至少4个边裁判员的判定),裁判长鸣哨终止比赛,宣布比赛结果。
六、背向逃跑
“背向逃跑”是指一方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逃避对方的进攻而转身背向对方运动员的行为。一旦出现这种行为,台上裁判员应喊“停”,并给予背向逃跑一方运动员“技术犯规”的处罚。
七、每局比赛2分钟
是指每局比赛台上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走表计时,台上裁判喊“停”则停表,台上裁判喊“开始”则走表,直至计时表满2分钟时,鸣锣通告本局比赛结束。
八、“指定进攻”与“消极5秒”
比赛中运动员互不进攻时间达到5秒时,台上裁判员须指定消极一方运动员或双方消极中的任何一方进攻。运动员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应喊“停”,并给予被指定方运动员“消极5秒”的判罚。执行此条款需要注意的是:
1、应把握好两个时间段,即“开始”或指定进攻前运动员没有攻防动作的时间应为5秒钟;指定进攻后运动员必须在5秒钟内组织进攻。
2、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任何一方在5秒内组织了进攻,裁判指令结束。
3、被指定进攻后,如果运动员没有在有效距离内进攻对方,则不能作为执行了裁判指令,应继续计算时间。
4、被指定进攻的运动员在有效距离内进攻时,若因对方调整了距离或做出了防守而没能产生打击效果,进攻仍然有效,裁判指令结束。
5、一局比赛中,如果双方运动员都出现消极,台上裁判员指定进攻时应考虑双方运动员的均衡性,不能偏向某一方运动员。
九、使用同一个动作产生不同分值的效果,将各分值累加记分
举例说明:如红方运动员用腿法击中黑方躯干或头部,应得2分;如果腿法击中黑方躯干或头部并致使黑方倒地,应将红方腿法所得的2分再加上因黑方倒地而所得的2分,红方一个动作共得4分;如果黑方倒地后并被强制读8秒,此时,红方除了前面所得的4分外,还应加上黑方被强制读秒红方所得的2分,红方一个动作共得6分。
十、规则中增加“可用方法”条款,其中得1分条款中“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改为“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可用方法”条款的表述为“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因此,得1分的条款中“用手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就相应改为“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得1分。”
按照武术的技法理解,“拳”是指五指并拢卷屈紧握的手型,包括拳面、拳背、拳轮、拳心、拳眼几个部位,“拳法”就是指腕关节以下的“拳”的各个部位运用的方法。所以,该条款的理解应该是只有用“拳”的各部位击中对方头部、躯干部位,才能得1分。反之,如果用“前臂”击打对方是不能得分的,但允许使用,不属于犯规动作。
十一、任何情况下运动员不得攻击裁判员,否则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
十二、关于比赛护具的规定1、比赛中运动员必须且只能佩戴《规则》规定的护具进行比赛,既不能多穿戴护具,也不能少穿戴护具。2、运动员比赛服装护具中增加“缠手带”的规定,表述为“……并且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和缠手带,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缠手带的长度为3.5米—4.5米。”裁判员在场上发现运动员没有戴缠手带时,直接宣布对方为本场胜方。3、运动员检录上场后,比赛中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拳套脱落,一律按有意松脱护具判技术犯规,给予“劝告”的判罚。如果运动员在将对方推打下台或摔倒时自己的拳套脱落,则下台和倒地无效,判拳套脱落的运动员技术犯规。
十三、其它变动的相关内容
1、对边裁判员评分过程进行公开显示。
2、成年男子运动员体重级别增加“100公斤级”。
3、《规则》“比赛礼仪”第2款由原“每场比赛开始时,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变更为“每局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上台后先向本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还礼;运动员之间再相互行抱拳礼。”
“比赛礼仪”第2款后增加一条,表述为“每场比赛第三局结束时,教练员到擂台边为本方运动员取下护头并回到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