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第三代前辈刘斌(字昆泉)
轶事作者:李宗权、李厚培、赵英存
篇首语:本文见于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刊印的《八卦掌创始人董公海川先生塑像落成》纪念册。原文较长,在此仅摘录八卦掌第三代前辈刘斌先生事迹如下。
刘斌先生原籍山东盐山县人,自幼跟随父母到北京,住在永定门内东三条。由其父引见拜程廷华为师,学练游身八卦连环掌。因其父同程师是盟兄弟,交往甚厚,加之小刘斌练拳十分刻苦,深得程师喜爱,待他如同父子一般。自此刘斌一直伴随在程师左右,始终未曾离开过,这就为他比其他师兄弟武艺高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直至清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烧杀抢夺,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当时清军不敢抵抗,百姓受辱。程廷华先师看在眼里,恨在心头,逢遇八国联军伤害百姓时就出手相助,最后一次在崇文门逢遇敌寇,程师毙敌多人后牺牲在乱枪之下,从此刘斌离开了他的恩师程廷华。由于朝廷腐败,报师仇无望,刘斌先生愤而辞官,多年闭门不出,直到民国初年在姬凤祥、冯俊义等师兄弟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出来授徒传艺。由于刘斌先生几十年一直伴随在程师身边,比其他师兄弟得到更多的传授和指教,他所练的八卦掌拳术技艺深厚,功夫纯真,他掌握的掌法套路和器械套路非常多。
在清末民初时期,刘斌在天坛桶子场地坚持习练八卦掌,此时与他形影不离的有姬凤祥、刘振宗、王丹林、胡夙阳、李豪庭、李文彪、张玉奎、张永德、冯俊义、孙福全、程有龙等人。以上这些前辈都是程廷华先生的亲传弟子,他们进一步研究并丰富了师传的掌法和理论。刘斌先生传授弟子颇多,声名远振。他经常跟弟子们说:“吾今往后再不当差”。全国各地的武馆发来聘书请他也不去任教,比如天津成立武士馆时,李存义亲自聘请,虽然答应但也未见他前去讲学。
约在1926年至1928年间,刘斌在北京给刁宅当护院,院内建有花园和楼房,传说房内“闹鬼闹狐仙”,白天人都不敢上楼,在聘请到刘师后,他每天每夜都会一人上楼巡视,从此“狐仙”就不闹了。人们都说,老师的八卦掌能避邪。
有一天夜间刘师又去巡视,恰逢其弟子李彦勤、王文奎(魁)、陈云峰、徐明德等人都在,大伙远离其师,但尾随其后,老师非常警觉,听有动静,猛然呼唤弟子:“彦勤”,师兄弟们听声一惊,赶紧答应,此时老师已在楼上,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惊愕,没有看见老师是怎么上去的,行动似闪电一般轻快,可见轻功之术绝非一般。
有一年在涿州举行武术观摩表演赛,刘斌的弟子陈云峰练剑明标首位,获得赠奖龙泉宝剑,在发奖时,观众鼓掌欢呼,当陈云峰接剑时,裁判之一的孙禄堂呼唤陈云峰说:“你师父刘斌是我的亲师兄弟,他练的八卦掌功夫精纯内外合一,套路多,比我们的技艺强得多,你师父跟你程师爷几十年如一日,我才跟程师三年,所以我们师兄弟们都找他学,愿跟他接近,研究探讨理论和拳术,你要好好向你师父学习”。
刘斌先生跟随程先生数十年之久,深得八卦掌真谛,武功武德超群,是第三代前辈中的佼佼者,名扬四海,由其师兄弟们推荐收在其门下的弟子有数十人,其中有李彦勤(字公田)、王文奎(魁)、刘世魁(刘斌次子字星辰)、刘兴汉(字平山)、张国祥(字子褚)、陈连祥(字云峰)、徐明德、郭子林、曲雅亭、田树峰、王殿荣、秦振田、杨德忠、李连峰、刘德顺(字子江)、杨文芳(字仲三)、腾鹏起(字振甫)、郭心一、王庆霖、王文清、杨振荣、刘振江等。 刘斌先生后来的确没有去当差,他把毕生精力用于培养大量的弟子,为八卦掌的继承和发展呕心沥血,为八卦掌的蓬勃兴旺,后继有人贡献了一生。
程廷华义子刘斌(八卦掌第三代传人)
投稿:程式八卦掌六代传人——王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