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培训管理、统一的教程模式、统一的培训质量! 追求视觉效果,请选择IE兼容模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搏击格斗 武术赛事 校园武术 八卦太极 武术器械 竞技套路 传统套路 武术知识
欢迎访问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今天是   投诉建议零障碍
武术名家
黄飞鸿--清末明初武术家
大刀王五
一代宗师霍元甲
1977年中国武术代表团公演
1980年中国武術代表団公演
陈子正(鹰爪翻子拳传承人)
熊守年津门形意拳八卦掌
八卦掌第三代前辈刘斌
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孙志君
清末明初武术家——张占魁
程廷华传程式八卦掌
张式查拳张文广
常振芳查拳宗师
一代宗师郭长生郭燕子
李存义形意拳
武禹襄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清末武术家杜心武
吴式太极拳:集大成者吴鉴泉
孙氏内家拳主要人孙禄堂
清代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长兴
杨露禅
张三丰
近代武术宗师
 
清末武术家杜心武
发布时间:2013-06-26     类型:武术名家     浏览次数:3116  

        杜心武(1869年-1953年),名慎魁,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是中国著名的武术家,被万籁声称为自然门的第二代宗师,也是清末时的革命党员,曾担任宋教仁、孙中山先生等人的保镖。因为他身材瘦削,被称为侠骨。在日本留学时,曾经飞腿打败相扑,又被称为神腿。

个人简介:

       杜心武,又名杜星武,杜心五,字慎媿,号儒侠,道号"斗米观"居士。(1869年出生于湖南张家界慈利江垭镇,1953年逝世于湖南)是一位中国武术家,是自然门的一代宗师。因为他身材瘦削,被称为侠骨。在日本 留学时,曾经飞腿打败相扑,又被称为神腿。

人物生平:
      
      
杜心五(1869一1953),名慎愧,清同治八年(己巳)十一月初三日,出生于慈利县江垭乡岩板田村,后迁居熊家庄乡白岩峪村。家世业儒,有祖业千担田租。父杜佳珍,曾任清军都司,官居四品。一八五九年,在抗击英法联军的大沾口战斗中,力主开炮还击敌舰,并英勇率部迎战,曾光荣负伤。但因清廷腐败,终至丧权失地。都司愤而告假,长归故里,作隐君子。母康夫人,生女婉贞、玉贞,中年始生慎愧。后取五心俱愧之义,别字心五,遂以字行。心五初娶安氏,安氏三十八岁在世,后续弦陈玉兰(河北省定兴县人)。陈氏生子修嗣、修平,女玉莹(适长沙陶良鹤)、玉文(一九四二年病亡)。
      
杜心五自幼聪慧过人,喜读诗书。其父延请阎秀才来家课谈。他读书之余,爱随大人练武。七岁,随管家王云清找到武士石彪,向石学会了“飞蝗石”,投击无不中。八岁,父亲辞世,家道中衰。心五到离家三十里的胡家坪私塾读书(塾师为清举人胡老先生),同时,拜严克(慈利甘堰人)为师,学习南派拳术。在这里,他白天读书,晚上练武,历时三年,对金岩山张真人一脉相传的“大连图”奥秘,已心领神会。 因为他父亲在大沽口曾被洋人打穿大腿,又目睹九溪天主教堂传教士残害群众,故立志习武,并在练功房贴上“练成武艺,誓杀洋鬼”字样。十二岁时,严克云游他乡,心五去宝盖子山,向老道于虎学武当拳的内家功夫。十三岁时,他仿古人作法,四处挂牌求师:“小子不才,诚心求师。惟须比试,能胜余者,千金礼聘,决不食言。——慈利江垭岩板田村杜慎愧”。牌子挂出后,应聘者虽多,但无一人胜他。一天,贵州赵玉山荐来一武师。来信说:“接奉惠书,嘱访良师。兹从嘱,敬聘徐师前来赐教。此人系武林奇士,务请恭谨迎候,万勿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也!年愚弟赵玉山叩”杜心五看见持函前来的徐师身材矮小瘦瘠,不甚信服。几经试探,乃知确为风尘奇人,遂恭谨有加。徐矮师教杜负重踩桩成圆形走,练自然门的内圈法。他说:“自然门首先练气.踩桩走要轻松自然,动静相兼,气沉丹田,能虚能实”。以后,腿上的沙袋逐渐加重,注意手、眼、步法,兼练踢、蹬、扫、踩、踹,做到吞吐沉浮,运气发功,感觉内在产生升腾之力,瞬息可收可发。他要求杜心五做到意、气、内功、外功,浑然—体。原来这徐矮师是四川人,学问精深,通晓经书。少年时,在峨眉山从武当道人徐清虚学艺,并研讨少林功夫,集武当、少林之精粹,创造出“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之自然门功夫。杜虚心承教,研习不倦。
      
杜心五十四岁时,因徐矮师已返川,便去渔浦书院学习,读经史,练书法。由于他记忆力特强,又很勤奋,深得吴岩村山长器重,命他赴澧州应考,竟取在前十名。其后,杜入常德高等普通学堂,与慈利吴良愧、刘孟顾,临澧林伯渠,桃源唐伯球等同学。业余回家,从本地名猎手学习打虎,练好了虎叉。他少时曾吸鸦片成癖。一次因猎获一只野猪,同伴要他提起上肩,却力不从心。于是痛感烟毒之害,乃决心把烟戒掉。
      
十六岁时,杜去四川峨眉山,向徐矮师专攻“法于天地阴阳之理,顺乎自然规律之道”的自然门轻功,成为自然门鼻祖徐矮师的独传高足。—八八七年,十八岁的杜心五到重庆金龙镖局当镖师,走镖川、黔、滇、桂一带,保护商旅安全。一次,他将一马帮护送到目的地后,独自一骑返川。在川黔边界一座深山老林中,他除掉了—个开黑店的大盗李老大,救出了几个被劫抢来的妇女。
      
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杜心五辞镖师职,回到慈利老家,闭门读书。不久,去北京守卫清宫,月银八十两。他住北京西直门大街酱房大院六号。每天边工作,边学习,博览群书,广交朋友。
      
杜心五先在北京结识了革命党人宋教仁,在宋的影响下,他坚定了革命和爱国的思想。经宋的指点,杜氏于一九O四年夏,与邑人徐桐初、朱奎中等在上海乘日轮“神户丸”东渡日本,蹈海求学。他先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后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与吴玉章是同学。又与林伯渠异地重逢,交谊笃厚,受其思想影响较深。留日期间,曾与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园比武,赢得了柔道比赛的冠军,因而名噪东瀛。
      
一九O五年(光绪三十一年),杜心五经宋教仁、贾振介绍,加入了同盟会,投身反清行列,从事革新运动,并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同时保护孙中山的,尚有拳王王润生(长沙人)。其时,慈禧太后派宦官张某赴日。张携带巨款,乔装富商,秘密收买日本浪人刺杀孙中山。杜发觉后,即将宦官处死。又有一次,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柳亚子等在东京牛町区若宫町开会。清廷驻日使馆暗派刺客伺机刺杀他们,宋教仁闻讯,要杜心五去保镖。杜发现有三个行踪诡秘的华人在附近逗留,便迅猛地将他们打倒在地,随即搜缴了他们的凶器(手枪),使公议顺利开完,同志们安然离去。
      
另有一次,东京留日学生请孙中山讲演,出席的有革命、保皇两派的人。当孙中山痛斥列强侵略中华、清廷屈膝卖国时,保皇学生起哄。杜心五即要宋教仁、王润生等保护孙中山退场,自己则冲到保皇学生中间,厉声喝斥:“要闹事的给我站出来!”他们见只有杜一人,便骂“逆党”、“叛贼”,并群起围攻。杜心五便一忽儿“迎风展翅”,一忽儿“观音转莲”,把他们打得狈奔豕突,匹散逃去。
       
一九O七年,主张君主立宪的宪政党首领梁启超在东京锦辉馆(电影院)演说,宣传君主立宪。演讲进行中,杜心五与共和党青年张济、居正、萧荔恒等由楼上跳下,齐声喊打,并用纸包的花生投击在讲台上的梁启超,正中他的脸上,梁慌忙从后台溜走,使大会流产。杜在一九五三年逝世后,省文史馆员萧荔恒的挽联还提及这件事:“忆东京锦辉馆共和宪政之争,只剩我两人,万事散云烟,环海钦迟名壮士;喜政治协商会耆老同乐,暌违才一月,称颂好男儿。”
      
后来,杜氏奔走于南洋、北美,宣传革命主张,募集革命资金,联络同志,共图革新。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O八年戊申),他衔命回国,投入反清洪流。
       
一九一二年五月,宋教仁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延请杜心五任佥事。同年秋,宋总长住宅前,来了—个虎背熊腰、貌若门神的“磨剪人”。杜一见便知是刺客无疑。遂悄悄走到他身旁,猛然间,用“双龙捧珠”的招式将其架起,那人即用“五雷掌”劈打杜的头部。杜一扭头,乘势以右腿将他踢出丈余,并跳到他身后将双手反扣,进行盘问。那人承认:“听说宋总长家有能人,想来见识见识。”并恳求开恩。杜喝令不许再来,让他溜走。
      
尔后,杜调任农商、农工部部员。旋调河南彰德府农商直属第二农事试验场任会办(会办相当于副场长,场长称总办),因总办出缺未补,杜以会办代行。民国初年,河南遭大水灾。农场会计杨某(宝庆府人),想串通杜心五谎报灾情,乘机将场内经费二十万银圆带往汉口,将此款吞没,杜不准,杨又想串通农商部主管贪污这笔钱,杜氏遂将杨连人带款强解北京。然部里主管认为杨公款俱在,仅给予调部察看处分;而杜未经请示即押送会计,亦属非是,调第一农事试验场(即北京西郊公园)任技正兼农事传习所(即农业大学前身)气象学教授。
      
杜在任第二农事试验场会办时,曾去嵩山少林寺,与老相识法号静空的高僧切磋技艺。在农事传习所(农业大学)任教时,杜氏收农大毕业生万籁声及慕名就教的郭歧凤为武术门徒,传其衣钵。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杜氏支持郭歧凤去东北参加抗日联军,而万籁声后来则成为著名武术家。万说:“追随杖履,倏已七稔。余之得窥内家藩篱,兼聆禅解,杜师之赐也。”
      
一九—三年三月二十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准备进京筹划组织“责任内阁”的宋教仁,杜心五去沪参与为宋治丧事宜后回北京,因疾愤军阀的黑暗统治,乃毅然弃官去职,隐身江湖,当了青红两帮的“双龙头”。此后,他走南闯北,或耽影故乡,或栖身江湖,有时闭门谢客,修佛参禅;有时开堂收徒,扩组帮会。得暇则读庄生书,研相人术;有兴则采药炼丹,制千捶膏。总之,萍踪浪迹,行止靡定。
      
二十年代前期,杜心五住在北京西直门大街酱房大院六号。有—天,他的同学天津大公报社长张季鸾介绍一个从四川来京的刘神仙(埋名,一说叫刘天一)来到他家。此人曾在洪秀全军中任军医,后随石达开西上,在大渡河之战时逸去,到峨眉山学习气功。他在杜家打住数年。杜的气功和医药,均得到刘神仙的悉心传授。
      
杜心五在县城居住不久,便回到白岩峪。因他年高德劭,武艺超群,又是青帮龙头,故人均尊称为杜老师。回家后,杜老师先后在江垭徐小桐家,象耳桥邓恒臣家等处设坛开堂,发展青帮组织,一次即达百数十人。
      
杜老师家居时,看到穷人给他家送一背篓猪草,就要那人背一篓大米回去。
      
在白岩峪期间,杜老师常吃核桃,但从不用锤子,只用手一捏,核桃就开了。在此乡居,他仍要徒弟天天练功。由大徒弟李丽久带班,一同由长沙来的陶良鹤夫妇和李如圭兄弟等十多人,每天拂晓都来参加。他们先练剑功,再练拳术,从不中辍。
      
国民党政府迁重庆后,蒋介石想利用杜心五的声望和帮会势力,派员接他去重庆,委以全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之职。杜氏乃于一九四一年三月离慈赴渝。他先住重庆沙利文旅社,后迁南温泉一庄园,但国民政府军令部次长刘斐慕名接杜到他家居住,并在他私人防空洞躲避敌机空袭。—天,刘问杜国共两党将来到底谁胜谁败。杜直言不讳地回答:“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此时,得杜高传的万籁声亦在重庆,两人过从甚密。在渝一年,杜氏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并曾以青帮身份帮助中共地下组织派党员和进步人士去外地工作。至一九四二年,他恐怕最高当局怀疑,便辞职回慈利,隐居不仕,直到解放以后,才去长沙供职。
      
杜心五从重庆回县后,先去白岩峪家中居住。这时,有擅长猴拳的唐石次作随身护理。稍后,杜氏选定县城附近饭甑山的绕河寨(寨为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领袖谭□所筑。俯瞰娄水,三面险崖,唯一径可上),修建住宅。要他的徒弟柳林铺富豪朱泰顺主其事,给了朱四千光洋,限期一月修好。这座砖木结构的平房落成之后,杜命名为“斗米观”。堂屋正中挂有达摩祖师的画像,像两边是“始知养生主,曾无及第心”的对联。大门两边贴有“十二天上坐,二七地下生”对联。他栖隐于此,与白云青松为邻,以清风明月为友,探索气功养生之道。
      
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杜心五在赵善夫家与名中医吴凤翥相会。吴谈及打算修建水碾的事。杜对吴说:“修水碾是好事,但是,收米一定要少。别人碾坊一次收一升,你只收半升才好”。吴表示同意。
      
有一次,国民党将领彭位仁到斗米观拜会杜老师,杜有意安排给他煮菜粥吃。但是,驻在永安渡抗战伤兵去到他家以后,却亲切地抚慰他们.并以酒肉相待。
      
抗战胜利后的—九四五年九月,有个河南武士彭玉林到斗米观求见杜氏。他口称慕名前来领教,心想为师(柳森严)报仇。杜正坐在圈椅上吸烟。问他擅长什么,他说是“顶功”,人称为铁头。旁侍的朱允年见此人身材魁梧,便接过杜老师的铜水烟袋。杜刚从圈椅上站起来时,彭玉林趁机一头猛撞过来,杜只一巴掌便他打倒在屋角桌下。彭爬起后,用尽浑身之力,又—肩撞过来。杜身一纵,用脚后跟回击他并顺势将其头夹在腋下,并点了他的穴,彭立即跪下连呼“师爷饶命”。杜便叫朱允年拿来三粒丸药结他治伤,并对他说:“慈利像你这样的武士多得很,你最好赶快离开慈利。”
      
杜氏通晓医药,尤擅长治跌打损伤。他自制千捶膏与丸、散、用以救死扶伤,施善积德。他为穷人治病,从不收受酬谢,但有钱人求医,则曰“到医院去!”他的徒弟如李家齐、朱允年、韦精诚、戴子贤等人,都跟他学过采药治病(李家齐和韦精诚学的是千捶膏)。一九四六年,柳林铺街上李玉恒之子李同和(时年十四),在近邻屋后河坎边柳树上柯干柴,不慎从五丈多高的树上跌下来,奄奄一息,人事不省。李家卖米粑粑,家贫,不能送医院急救。李玉恒找到朱允年,求他请杜老师救治。杜先给四十一粒小丸子,要朱送去,并叮嘱朱不得在他家吃饭。朱送到后,用酒灌下,约二十分钟,李同和便排出血尿。朱回斗米观向杜老师说明伤情后,杜又要他送去三粒半大药丸。伤者服下后不久,淤血即从大便排出。次日,杜又给膏药四张,要朱买二十元钱的麝香和敷,并嘱朱允年,买麝香的钱,要记他父亲朱泰顺的帐。数天后,伤者即渐痊可。李玉恒为感谢杜老师救子之恩,特选上好桔红一背篓送到斗米观。杜老师要他背回去卖了买米,并且还打发四包副食品给李妻,说“你老妈子好苦啊!”李玉恒感动得大哭一场而归。现在,这位被杜救活的李同和已五十三岁,在柳林铺牛场当会计。其他被杜老师义务诊治的,还大有人在。
      
一九四七年春,张才千、李人林领导的部队,在慈利江垭一带开展革命活动,部队走了以后,土匪武装邓恒臣、邓立臣兄弟阴谋屠杀曾经支持过武工队的群众,杜老师知情后,赶往江垭,制止了这场惨案。
      
杜心五除了擅长武术、医药之外,尚有广泛的爱好。
      
他是一位京剧爱好者。早在北京时,即与名京剧艺术表演家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言菊朋等人有过深厚的交谊。程并拜杜为师,并亲书一联相赠:“纵谈及上下古今,每提命移时,辄忘雪立;所学穷三教九流,惜闻道太晚,徒仰山高。”一九五O年春节,慈利县府宴请杜心五。席间,县长丁锐锋拉琴,杜氏唱了《二进宫》、 《捉放曹》和《朱砂痣》等京剧唱段,在座者有政委侯仰民、县府秘书杜修经。他这次在县城住了半月,每天在原县贸易公司为群众治病数十人。
      
杜氏工书法。一九二七年(丁卯),曾书“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勖勉万籁声(见图片七),笔力仓劲,自成一格。一九三七年,慈利著名学者吴恭亨(悔晦)逝世。吴氏生前自拟之墓联“埋我买山小结束,痛人弃地大糊涂”的石刻,即为杜心五所手书。他的文学造诣也是很深的。一九四七年,柳林铺公务员姚建邦(现年七十五岁),请他题写了一副对联:“意随流水俱远,心与白鹤同闲”,属对精工,如雪竹冰丝,非同凡响,体现他宁静淡泊的情怀。
      
一九四八年春,慈利娄江中学组织九溪北山农民在山麓垦荒。豪绅安百一认为山麓有安姓坟地,出面阻止,并指使当地无赖唐天宝四处扬言要杀该校校长管彦健,与该校师生发生冲突,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斗争激烈。后经杜心五、吴良愧出面调解,吴指出开荒办学是为公,杜责骂安百一“愚蠢”,安才停止阻垦,并保证师生安全,使该校师生的开荒斗争取得胜利。
      
杜老师同情穷人,抑富济贫,爱整有钱势的人。柳林铺的朱泰顺,除占有大量田产外,尚有三处店铺,为当地首富,曾拜杜为师,杜又收养其子朱允年为徒。一九四八年孟秋,朱允年大病初愈,又值“而立”之年。杜便要朱泰顺为允年做三十岁,并以杜的名义大宴宾客,但不准收受钱财礼物,只允许大放鞭炮响铳,大玩狮子龙灯,以凑热闹。到时(农历七月三十),本县名流、外县和外省青帮圈内人物,齐集柳林。他们的随从或枪兵,更是不久,可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前后三天三夜,耗费了朱泰顺的大量钱财,大伤了他家的元气。
      
杜氏在饭甑山斗米观住了八年,随身徒弟有朱允年和韦精诚等。杜老师貌极斯文,体态修长且赢瘦,但步履轻健。他秉性倜傥,平易近人,但对徒弟要求严格。他要徒弟早睡早起,天未破晓,即喊起床练功。一般是先作“金鸡独立”半小时,再练保健功和拳术等,两小时以后,才做家务事。
      
在生活起居方面,杜老师睡木扳床,起则静坐养神。每天黎明即起,将两脚从前面挂到后颈窝而坐,做“数息”功夫(周而复始地数一二三四五),貌似酣睡,实则修炼气功。他研习气功之道是“以自身为试验品,以自己生存的空间为试验场,以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为作用于丹的反映。”⑥杜最讲清洁卫生,晚年食量亦好,一天三餐,从不偏食,讲求多样化。爱吃新鲜蔬菜和鱼肉,不吃现莱。红薯、杂粮也爱吃。平时不喝酒,说是酒醉伤生。他有四条养生之道:不饿不吃饭,不渴不喝茶,大解不用力,小便紧咬牙。故年事虽高而精神矍铄,目光有神,牙齿完好。
      
一九四九年七月底,慈利解放。一九五一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聘请杜心五为参事。同年一月起,又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委员,遂离开斗米观,携眷迁居长沙。在长沙,有些干部请杜传授武术,杜亦乐于施教。一九五三年七月八日(农历五月二十八),病逝于长沙北门寓所,享年八十四岁。中央委员林伯渠、徐特立曾发唁电,湖南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均送了花圈。
      
杜心五不平凡的经历,早已驰名中外,盛享赞誉。名画家徐悲鸿在他辞世后的当年七月二十五日写结杜修嗣的唁信中,说是“尊人心五先生卓艺绝伦,令德昭著”,当非过誉。晚年,他由武术大师进而研习气功,颇有创见。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无锡召开的全国气功年会上,称他为我国自赤松子、张良、吕洞宾等人以来继往开来的气功家,并非偶然。

生活态度:
      
杜心武平时寡言少语,惟谈及惮学武功,则踔而奋发,娓娓不倦。杜心武一心甘于淡泊恬静,故弃官归隐山林,与世无争,除了揣摩技艺道学外,就是遨游于山川湖水之间。晚年因习道心切,返家乡慈利县,于饭甑山绕河寨结庐为观,入羽士之流,自名“斗米观居士”。

传授弟子:
      
上世纪30年代初始收徒传艺,弟子甚众,多怀绝技。名徒有万簌声、郭凤歧、陶良鹤、李丽久、胡亚夫等。其绝技内圈手有两种练法,一种为由高往低练,越练架子越低,由高徒万簌声流传下来的;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练法,由低向高练,越炼架子越高,这一支的传人是一名不知姓名的女子。

人物轶事:
       
有一次,孙中山、黄兴和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共商革命大计,清廷对孙、黄等革命党人恨之入骨 ,暗中派人盯梢,伺机刺杀。那天,杜心武在门外发现三个中国人行踪诡秘,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三个人身上都有铁器,能够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吗?”那三个打手说:“对不起,没有值得一看的!”
      
杜心武说:“你们不借,我会自己取出来!”话音刚落,杜心武一个转身,用手在他们三个人身上一摸,动作快如闪电,等到三个打手清醒过来时,身上的手枪,全到了杜心武的手中。那三个打手恼羞成怒,挥拳向杜心武打来。杜心武不慌不忙,只在中间走圆圈,一边走一边用手招架,身子像泥鳅一般滑溜,令那三个人只是看得见,却又摸不着。最后,杜心武使出他的神腿绝招,飞起右腿横扫一周,那三人应声倒地,爬起来后,拔腿就逃。
       
一天,宋教仁住宅前面,来了个可疑的磨剪人,坐在板凳上吆喝。此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年龄大约50多岁,貌似门神。杜心武一见,便知此人绝非善类。他不声不响,悄悄走到磨剪人身边,轻轻用“双龙捧珠”的招式,将磨剪人悬空举起。磨剪人大为震怒,对准杜的头部用“五雷掌”劈去,杜心武将头一扭,以右腿来了个“横扫千钩”,把磨剪人踢出一丈多远,随即一个跳步,跳到磨剪人的身后,将其双手反扣,问道:“你要说实话,来此有何目的?”
      
磨剪人吞吞吐吐地说:“听说宋总长家里有能人,想来见识见识!”杜说:“宋总长身边的能人很多,你心服了吗?”磨剪人的双手被杜反扣着,痛得流出了眼泪,连连说:“我见着能人了,求你开恩吧!”后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可惜那次杜心武没有同去,如果杜心武去了,也许能事先发现刺客。
      
有关杜心武之武功及其行侠仗义的传闻,江湖上不胜枚举,津门大侠李丽久,习醉八仙拳艺多年,技艺精湛,犹以技击著称,是当时津门武林英豪,曾任官方“湖南技术大队”队长(专为训练部队武功而设)。李丽久闻传杜心武之声名,远涉数百公里,欲与杜心武一试高低。经不起李丽久的再三请求,杜心武允诺与其切磋。杜心武取来大毛巾数条,经裹两手犹如西洋拳击手套,李丽久不解问其何故,杜心五答曰“吾手重,恐伤尔耳。”言毕,两人开始交手。李丽久拳拳直捣杜心武面门,欲先发制人,杜心武则用自然门“黄昏锤”应付之,几个回合下来,李丽久不但未能触及杜心武之身,还被杜心武拳击中自己的大拇指节,脱臼肿如卵大,痛入心骨,甘拜下风。
      
北京镖师赵僻尘,因走镖北京库伦(乌兰巴托)一带无闪失而闻名,擅擒拿,鹰爪功尤为称盛。曾有一飞贼求艺于赵僻尘,赵曰:“汝下房,吾欲使汝头朝东卧决勿向西。”只见赵僻尘飞身举手之际,三下五除二就拿下飞贼,令其心服口服。杜心五闻知后也一时技痒,专程与赵僻尘过招,伸手笑对赵,请其出爪功一拿。赵僻尘见杜心武身材瘦叟,初不留意,后经几次出手触及杜心武却如握绵上,油滑无着力处,杜心武的手伸缩皆如行云流水,自始至终让赵僻尘没有下手机会,两人只好握手言和。从此两人也成为相知相交的挚友。
      
抗战时期,四川武林和外来的武林人物因语言不合,武学见解有分歧等发生了很多矛盾。四川武林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叫蓝伯熙,绰号“南侠”,在民国的四川武林擂台上得过多次金章(金牌),是个让四川武术界胆寒的实力派人物。他的武学主要得自峨眉僧门、少林派,练得最得意的武功是以小功灵活见长的分筋错骨擒拿功夫和阳刚之极的硬手功夫。蓝伯熙自认为功夫绝佳,率众前往杜府,只身挑战杜心武。一见面,蓝伯熙就把自己的来意向杜心武说明。为表示对杜心武的尊敬和展示自己的武学,他还给杜心武打了一套拳法,极尽绵巧灵活和实力。杜心武不做声,沉吟一下对蓝伯熙说:“打打杀杀没啥意思,我年纪已大(当时杜心武已古稀之年),但你来了,我也不能扫你的面子,我就给你表演一套轻软功夫。”话毕,杜心武就踮着脚,用大脚趾点地走了几圈内圈手,只见黑影来回晃动,就是看不清人。演完轻功,杜心武又演练了一套软功夫,只见他将两腿一合,就成了麻花状,柔若无骨。蓝伯熙一见,自愧不能,于是握手言欢。
      
1907年,梁启超在东京演讲,宣传君主立宪制,杜心武等人听说后前去拆台。梁启超是保皇派首领之一,能说会道,吸引了不少人,但也引来了一片质疑。杜心武正坐在二楼,乘机从楼上跳下,对梁启超破口大骂,并用纸包的零食扔梁启超,梁启超不知是何物,落荒而逃。
      
辛亥革命成功后,杜心武在北京工作,因为有许多拳师前来切磋,杜心武被调到河南工作。不久后,河南水灾,杜心武所在农场的会计想谎报灾情,私分农场经费,被杜心武知道。会计竟串通农商部主管,企图贪污。杜心武得知,就把会计连同主管一起绑了,押往北京。

 
 
声明:本站的文章和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 古武传承体育文化网  版权所有  区域:徐州市、县武术连锁培训中心  电话:18952140507 本站图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欢迎名家介绍投稿 Copyright©  苏ICP备2025154976号 邮箱:xzwszx@126.com   武术培训联盟打造最专业的武术信息平台!
微信号:xzwszx 网站制作、技术支持:徐州信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626048997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389号